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盐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有效的作用机制,其中包括调控与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以应对外界不良环境。由逆境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被大致分为两大类:即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和参与逆境胁迫信号转导过程的编码转录调控蛋白的基因。转录因子的调节便是植物抵御胁迫的有效机制之一,它由逆境信号激活产生,与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结合,激活或者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NAC转录因子不仅是植物中较大的一个家族,也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它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次生生长、种子萌发、开花、衰老等及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小麦(r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也被广泛种植。我们通过半定量RT-PCR筛选出3个对ABA反应上调的NAC基因来研究。对这三个NAC转录因子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有TaNAMl和TaNAC10具有NAM超家族结构域;经过酵母单杂交实验验证,TaNAC1、TaNAM1、TaNAC10均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载体pBI 221与TaNAC1、TaNAMl、TaNAC10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经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TaNAM1和TaNAC10仅定位于细胞核,不具有NAC保守结构域TaNAC1的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利用Realtime PCR手段对TaNAC10进行不同小麦品种表达模式分析可知,在ABA处理下,SR3和JN177的叶与根中,均呈上调表达趋势;在NaCl处理下,JN177和SR3叶子及JN177根中表达上调;在H2O2处理下,在JN177根和叶中呈上调趋势,在SR3根中呈下调表达趋势。对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表达量测定可知,纯系中TaNAC10的表达量远远超过野生型,并且可以稳定遗传。通过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可知,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株系的萌发率不受ABA和NaCl的影响;在高浓度ABA和NaCl条件下,过表达株系根系明显长于对照,说明TaNAC10基因赋予植株一定的耐盐性,并且对ABA不敏感;在H202处理下,过表达株系侧根增多,叶子颜色也绿于对照组。对ABA通路的胁迫应答相关的Marker基因的检测发现,RD29B、RAB18、ABA1及 NCED3在过表达系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对照组株系;而AtMYB2、CBF3、ABA2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对ROS通路相关Marker基因的检测发现,GPX1、 APX2在过表达系中表达上调;SOD及CAT1则下调。以上实验表明TaNAC10在非生物逆境防御方面发挥了多方面的功能,为将来基因工程改良作物抗逆性提供了重要的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