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秦汉之际的历史情况,从时间、政治身份和家族发展所依凭的方式出发,秦汉之际家族大致可分以下三种类型:旧的宗法式家族,就是指战国王族后裔所形成的家族,有时也称六国旧贵族;新兴家族,是指在秦汉之际逐渐发展起来的家族,有以下几种家族:因汉朝建立而形成的军功和食封新贵家族,依赖出仕为官而发展起来的高级官僚家族,在授田制基础上自然成长起来的农业家族,依靠工商业发家致富的工商家族;平民家族,是指被列入国家户籍而相互之间身份平等的编户齐民家族。因其社会政治地位低,身份多为平民,亦可称为平民家族。结合文献与族墓资料,本文着重研究了秦汉之际各类型的家族嬗变过程。通过对家族相关文献语词使用频率和家族发展路径的分析,我们发现汉中期以后各类型有象豪族合流的趋势。如果说在秦与西汉前期地主阶级的当权派主要是食封地主,豪族不过是附庸;那么,在汉武帝以后,豪族就变成地主阶级的主体,成为封建王朝的当权派,高层次各种家族的发展就此合流。同时在秦汉之际,受制于生产技术尤其是农民的耕作技能和中央王朝推行的限制家庭规模的措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一般农民家庭成为平民家族的主流。每一时代自有其特殊的家族观念,秦汉之际特有的家族观念就是具有法家思想倾向的家族观。但是家族观中法家思想倾向在经济和心理上都存在着内在困境。随着汉朝统治思想中的法家功利主义意识形态的衰退,儒家思想的崛起,汉代的家族观开始逐步转型。儒家式家族观开始逐渐盛行起来,而分居的行为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谴责。家族观的转型为后来的豪族乃至世家大族的兴盛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