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人”—选择适当的人才,为其安排富有挑战性的职位,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其成长,让他们充份施展其所长并及时予以公正的奖励。这才是企业获取及维持持久竞争力的最终源泉所在。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扩张最快并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进入WTO,使中国本土企业和设在中国的跨国公司面临新的巨大发展机遇。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开发利用,为其实施产品和市场本土化提供了智力支持,具有创新意识的技术开发人才,熟悉中国市场的经营人才和兼通中西文化的管理人才成为众多中外企业吸纳的对象。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短缺引起了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中国本土企业必须善于向跨国公司学习。跨国公司人才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有许多方面对于正在转制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新兴的民营企业有启示和借鉴作用。要想获得世界的认同,真正步入国际化企业的行列中去,就必须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尽快缩小差异,与世界接轨。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跨国公司人才配置和人才招聘策略的重新定位、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培训开发人才、建立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及建立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更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出发对设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在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的策略和国际经验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环境:中国入世后,国外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特别是那些跨国公司更加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发展潜力,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步伐。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将进行更加广泛的融合,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将对人才的流动,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经验,跨国公司特别注重研究和适应中国的环境,在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后,有的跨国公司比“中国公司还中国化”。这无疑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和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ESIS 中国人才开发的宏观环境及中国本土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中国,长期以来人力资源部门并不受重视,更不用说上升到“企业战略参与者”、“变革推动者”的地位。从中国的人才的流动看,在过去的几年中,在职员工流失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国有企业流向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当然,国内企业不可能照搬西方跨国企业的经验。但是,有不少经验是值得研究、参考和借鉴的。特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都在研究“走出去”,更多的企业将迈向国际化,如何提升企业的效率是当务之急,而相关的人才培育在此时就更为重要了。用对了人,不但可使企业在国际化的发展上如虎添翼,也可使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清楚的目标。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指出了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跨国公司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职等架构、薪酬福利、绩效管理、晋升和职业发展,从而提出在当前中国人才环境的状况下中国本土人才资源战略的设想,第三部分针对目前相关政策和法规给众多跨国公司带来的困扰对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期望和建议以期可以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充分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力资源战略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人才状况,指出中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差距,提出了中国本土人才资源战略的新设想,并且从企业的角度对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提出了大胆而具有实际效果的新的期望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