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班级政治为主题,分析班级日常生活发生的情境、班干部选举、班级资源的配置状况及同学之间的权力关系。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北京市某高校其中一个班级的班级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对所在班级的同学进行访谈,并通过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班级政治的情景是不同主体多元互构的产物,即班级同学、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班级日常生活中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等多元因素构成了班级“互构域”,并按关系的紧张程度将其分为激烈竞争性互构域和一般竞争性互构域。班委的产生和班级“资源”的分配,是多种“合力”共同的作用的效应,即这种效应是班级同学分别在不同的互构域中采取不同的技术和策略交互作用的结果。班委在行使职责的过程中权力发生转移,也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策略使其得以维续,即班委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实现权力的运作,但在权力运作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而受到同学各种权力策略的“抵抗”导致权力的转移,班委在与同学之间各自策略的相互作用中实现权力的维续。班级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既是班级同学遵守规则、又是班级民主政治的表现。上述发现启示我们:班级作为微观的环体,是未来中国进行民主实践的“练兵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应注重从班级生活的多元互构中寻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把握主体间性即多元主体之间的互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班级政治中的“合力”效应与“共同”作用是班级同学民主、自由、平等意识的体现,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重视课堂教育之外,应注重班级课外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此外,班级政治也可以为高校进行“无意识”教育提供新途径。总之,通过对班级政治的研究,有助于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些新的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