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葡聚糖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种用碱提取面包酵母中葡聚糖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酵母葡聚糖是以β-(1-3)-D-葡聚糖为主链,有约12﹪的β-(1-6)分枝的均一性多糖.乙有作用于β-(1-6)-D-葡聚糖分枝,使粘性增加;Finizmy能作用β-(1-3)键,使粘性下降.酵母葡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酵母葡聚糖悬浮液,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将酸碱不溶性葡聚糖溶解在含8mol/L脲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缓慢加浓磷酸,100℃下反应可制得可溶形式的葡聚糖.
其他文献
该文用样方取样法驿粤北小红栲林进行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6300m.对粤北小红栲林结构特征和动态进行了研究.该文还对小红栲种群幼苗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小红栲的生物学
高校资产中固定资产比例极高,这类资产是保障高校正常运作、发展的基础性资产,同时也是高校质量和条件的重要判别因素,因此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保障高校健康和科学发展的重要
1998年11月--1999年2月,作者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对啄木鸟取食集团(高玮等1990)的四种啄木鸟,即大斑啄木鸟、小斑啄木鸟、白背啄木鸟和黑枕绿啄木鸟的冬季取
在该研究中,用基因枪法将水稻碱性几丁质酶基因(RC24基因)导入华南地区优良杂交籼稻亲本竹籼B.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基因)作为筛选基因与RC24基因共转化,共筛选到40个
该文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木榄和红海榄等红树植物叶片N、P、K、Na、Ca、Mg、Cl、Cu、Pb、Zn、Cd和Mn等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元素的内吸收率(RE)、常绿
该研究构建了GFP(S65T)基因的衣藻、烟草叶绿体特异性的表达载体,用微弹轰击法将此基因寻入植物叶绿体中,经分子检测及荧光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GFP(S65T)基因能在衣藻叶绿体
该研究首次将地质统计学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稻飞虱自然种群空间结构 分析和窨分布模拟,成功地模拟了稻飞虱在广东省田间和大尺度范围的具体分布情况,揭示了稻飞虱
在植物、藻类和多数细菌中,卟啉的合成始于由谷氨酰-tRNA还原酶催化的NADPH对Glu-tRNA的还原。谷氨酰-tRNA还原酶是卟啉合成途径的第一个酶、关键限速酶及多种翻译后调控的靶
水稻的生殖发育和育性对产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水稻生殖发育的研究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被子植物中,孢子体能够形成两种孢子,一种是小孢子,能够发育成雄配子,也称作
大豆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我国的经济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豆刚性需求也急剧增加。然而我国大豆产量却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进口大豆的过分依赖,严重威胁我国大豆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大豆总产持续下滑是由于大豆的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农户的种植意愿不高。因此,提高大豆的单产成为扭转中国大豆产业被动局面的必然选择。在大豆生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