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曾经被称之为类癌(carcinoid),是一组高度异质性肿瘤,起源于肽能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它可以发生在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组织中,例如胃肠道、胰腺、支气管、肺、乳腺、垂体等,并且不同部位的NEN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NEN最常发生于消化系统,在胃肠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中,胃神经内分泌(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的发生率较高。然而,目前G-NEN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每年发病率为0.3/100000。G-NEN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在世界各地的患者中有所不同。许多研究通常将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归为一类,仅集中于G-NEN的研究很少。目的本研究拟对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单中心的G-NEN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探索不同分类、分期的G-NE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该疾病相关的预后因素,以加深对其认识,为推进其临床诊治的规范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0至2019年10年间收治的G-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1、本研究中10年间G-NEN的病理确诊的发病人数为96人,其中包括73名男性和23名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3.17:1;多发病于6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9±9.930岁,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47±8.991岁,女性为50.96±9.470 岁。2、G-NEN的原发部位可发生于胃的任何位置,以胃体部最为常见,其次依次为胃窦、胃底、贲门、幽门,且肿瘤可能占据胃的多个位置。3、96例G-NEN患者的最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是腹痛,有16例患者是在行常规内镜检查时发现罹患G-NEN。4、一般病理特征:96例G-NEN患者的平均肿瘤大小为4.06±4.05厘米。TNM 分期统计分析:T1,T2,T3 和 T4 分别占 14.93%(n=10),20.90%(n=15),4.48%(n=3)和 59.70%(n=40);70.77%(n=47)患者发生淋巴结浸润,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在1到31之间,平均值为6.02±5.77。累计脉管或神经的肿瘤患者20人,占比30.77%。确诊时即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有10人,占比为5.97%(n=4),其中远处转移的部位多为肝脏。可评估TNM分期的患者的人数:Ⅰ期 11 例(15.28%),Ⅱ期 16 例(22.22%),Ⅲ期 33 例(47.22%),Ⅳ期 10例(15.28%)。5、病理学分类:G-NET-G1有18人,占11.94%,G-NET-G2有7人,占2.99%,G-NEC 有 51 人,占 59.70%,G-MiNEN 有 17 人,占 25.37%。绝大部分患者为单发肿瘤,5名分级为NET-G1的患者为多发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6、免疫组化标志物:Syn 阳性89人,阴性7人;CgA 阳性77人,阴性19人;Syn与CgA均阳性74人,均阴性4人;Syn阳性,CgA阴性15人;Syn阴性,CgA阳性3人。7、在96例患者中,90名患者进行了内镜切除或外科手术。23名患者行局部切除术(包括20例内径切除和3例外生肿物手术切除);65例行腔镜辅助或开放式标准胃大部切除术,2名患者行姑息手术。6名患者保守治疗后出院。在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65名患者中,有44例患者接受了微创腹腔镜手术,21例接受了开放手术的方式。根据随访结果,病理类型为G-NET的患者均未行辅助治疗,而恶性程度较高的G-NEC和G-MiNEN的患者中,仅有29例(35.37%)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治疗,其治疗方案以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为主。8、96例确诊患者中,82例患者得到完整随访数据,失访率为16.67%。82名患者的中位时间为34.00个月(1~115个月),95%置信区间为11.44~56.56月。82例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时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9.80%,49.40%和35.00%。病理分级为G-NET(包括G1和G2)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00个月,95%置信区间为47.047~76.953个月。G-NEC和G-MiNEN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00个月,95%置信区间为10.424~46.756个月;41.00个月,95%置信区间为13.847~68.153个月。9、对G-NEC和G-MiNEN的生存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手术方式与生存率显著有关。而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最大肿瘤直径、饮酒、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肿瘤家族史与总生存率无显著的相关性。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HR=4.817,95%CI:1.021-22.729,P=0.047)是评估G-NE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确诊发病人数呈整体逐年递增,但与胃腺癌相比,仍应被视为少见、罕见病,其发病存在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2、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原发部位可发生于胃的任何位置,胃体部最常见,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3、胃神经内分泌瘤(G-NET)的生存期明显高于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及混合型神经内分泌肿瘤-非神经内分泌肿瘤(G-MiNEN)。G-NEC及G-MiNEN的恶性程度更高,肿瘤浸润更深,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更晚。G-NEC及G-MiNEN生存预后无明显差异。4、G-NEC及G-MiNEN的总生存预后与吸烟,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手术方式有关。其中,即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是预测恶性程度较高的G-NEN(G-NEC和G-MiNEN)的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