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前会议的功能及实现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确立了刑事庭前会议程序,其设立初衷是服务于庭审活动,解决与审判有关的问题,明晰庭审思路,巩固庭审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在我国法律的规定尚属首次,制度设计不免简略抽象,导致庭前会议与庭审关系在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庭前会议“形式化”,庭审效率不高,比如庭前会议对某些程序性事项的解决没有拘束力,庭审中反复提及,庭审效率低下;庭前会议“实质化”,“僭越”庭审功能,比如庭前会议中质证,削弱庭审功能。上述现象既不利于庭前会议的独立价值实现也不利于庭审的顺利进行。造成上述现象的表面原因是立法设计笼统,深层原因是庭前会议的功能的不确定和“庭审中心主义”理念的缺失,关键原因是庭前会议的功能的不确定,本文主要从庭前会议的功能入手,深度挖掘刑事庭前会议所承载的制度功能,以平衡庭前会议与庭审的关系。集中审理原则是庭前会议功能的理论基点,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中断审理原则,是指法庭开庭审理案件,应在不更换审判人员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审理的诉讼原则。集中审理原则是直接言词原则和辩论原则的基础要求庭前会议,其有高于一般审判原则的地位,集中审理原则要求庭前会议发挥分散疏通庭审中事项的功能,又因为庭前会议定位于庭前准备程序,要求庭前会议对庭审中事项的解决尽量的广泛、充分,但是庭前会议准备程序的性质又要求其解决事项的有限性,不能僭越庭审。根据集中审理原则,庭前会议的四项功能及实现如下:功能1:明晰庭审争点,理清庭审思路:为防止庭前会议功能“僭越”庭审,集中审理原则要求争点整理的有限性。在整理证据争点时,要注意证据争点整理的范围、程度、程序。证据整理的程度是核心,证据争点整理不同于质证,控辩双方应仅对对方出示的证据提出是否有异议,而非发表任何意见;功能2:解决程序性问题,为庭审扫清障碍:集中审理原则要求庭前会议在解决程序性问题时尽可能充分和广泛。在解决程序性问题时,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要谨慎处理,在现阶段庭前排除非法证据程序不完备情况下,可以坚持庭前部分排除非法证据的模式,肯定控辩双方合意“排非”的效力;功能3:程序分流,提高庭审效率:根据认罪认罚制度的需要,庭前会议可以作为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的平台,提高了诉讼效率,促进庭审不中断审理;功能4: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控辩平等武装:该项功能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证据“突袭”,保障了辩方及被告人的权利,也为控方知悉辩方掌握的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三项证据提供了可能性,促进了控辩对抗。但是,保护被告人权利方面的有限性导致控辩对抗的有限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立法保障被告人参与庭前会议的权利,从而强化此项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3月于朝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疑诊为冠状
包容性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与近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体现了对国家未来思考的系统性和理论探索的延续性,它不仅提供了未来经济
决定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与否的关键问题是基金收支平衡问题,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推迟就业年龄,在现行退休年龄不变以及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就业年龄的推迟必然会
  仔猪腹泻是危害仔猪生长发育和生存的一种主要疾病综合征。本病的病原复杂,既有病毒,也有细菌;控制本病时主要采取疫苗免疫和抗生素预防为主,但面临着疫苗保护性不高,抗生素耐
<正> 随着国家间各种交往活动的增多,各国公民之间的交往事务亦日益频繁,公民出入境权利问题显得愈加重要。一国公民出入国境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人身自由方面
期刊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是为开庭审判做准备的程序,它是保障庭审顺利进行的重要阶段,对促进审判公正、提高审判效率具有巨大的意义。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控
成本控制法指的是根据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以它为导向,确定未来趋势,将目前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价格作为基础,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成本的确定和利润的规划的一种方法
<正>作为全球知名纺纱装备企业,立达集团将携全新数字化平台、四种新型环锭细纱机和紧密纺纱机、新型自调匀整并条机、全球首创CWX-W络筒机等新产品新技术亮相本届纺机展。展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是生物先天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活性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强、水溶性好、抗菌谱广、杀菌活力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