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方志文献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mbq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可供我们研究的文献资料很多。地方志作为一种地方的百科全书式文献材料,能提供给我们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地方志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也叫地方志”。我国地方志最早起源于东周时期的《周官》,萌芽于秦汉时期的地记,发展于隋唐时期的图经,成型于两宋时期并定名为志,鼎盛于元明清时期。吉林省由于地处边陲,设建制比较晚。政治经济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方志的编纂也相对滞后,吉林省目前的方志总数大约一百一十种,六百多卷,这些地方志文献资料记述了我省发展的历史,对研究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主要是对吉林省现有的地方志进行简要的介绍,对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简介分析,力图通过对这些研究者所做工作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其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发掘其研究思想,梳理吉林地方志研究的学术脉络,为后人对吉林地方志的研究和整理提供一些方便。
其他文献
学位
秦汉时期是我国传统农学的发展和逐步成熟时期,其在中国农学整个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秦汉农学上承先秦农学“三才”理论的精粹并对它加以发展创新,奠定了我国古
本文运用客家学、音乐学、文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梅州客家山歌的起源、形成、发展和现状的研究,提出了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梅州客家山歌的几点思考。希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