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可供我们研究的文献资料很多。地方志作为一种地方的百科全书式文献材料,能提供给我们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地方志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也叫地方志”。我国地方志最早起源于东周时期的《周官》,萌芽于秦汉时期的地记,发展于隋唐时期的图经,成型于两宋时期并定名为志,鼎盛于元明清时期。吉林省由于地处边陲,设建制比较晚。政治经济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方志的编纂也相对滞后,吉林省目前的方志总数大约一百一十种,六百多卷,这些地方志文献资料记述了我省发展的历史,对研究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本文主要是对吉林省现有的地方志进行简要的介绍,对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及其作品进行简介分析,力图通过对这些研究者所做工作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其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发掘其研究思想,梳理吉林地方志研究的学术脉络,为后人对吉林地方志的研究和整理提供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