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人才缺口加大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促使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政府出台的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以及党的后备干部培养等多重需求,提出的一项着眼长远的导向性政策。它的实施,为各级组织培养合格可靠的后备干部,推动了我国现阶段新农村社会建设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农村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提高了政府基层行政组织的执政能力和亲民程度。同时,国家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也是希望这项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并且通过这样一个手段教育、历练大学生。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项激励性政策和各方面的保障性措施,目前来看收效非常不错。原平市自2006年招聘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开始,到2012年7月第六批大学生村干部的入村,已经有469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了农村建设的岗位上,从人员上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的计划。
当然,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一项新生的政策性事物,各级乡镇政府以及基层农村的农民和“村官”在心理、行动上的诸多不理解、不接受,使这一政策在下放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难题:大学生村官个人的经济待遇比较低、很多地方的工作环境较为差劲,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对口,缺乏农村工作的实践经验,难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展自身才能;“村官”的身份暂时还没有完全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以上种种都使得作为“外来者”的大学生难以融入现阶段基层农村的民主政治生活;乡镇政府和基层农村村级政权双重管理造成的指令混乱,使得大学生村官工作较难展开等。这些问题都直接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很高的流失率,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村官政策实际的实施效果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怎么样能够合理并且比较有效地解决上问题出的这些问题,以便能加快我国新农村社会经济政治建设的步伐?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对大学生村干部发展现状的分析。本文采用了专题调研与典型调查等手段,通过统计分析与所收集文献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目前实施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以山西省原平市实施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现在的发展现状为背景,对原平市大学生村干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指出大学生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针对上文中提及的大学生村干部服务基层农村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作用的对策。这些对策的提出为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的长效发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