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各国汇率波动加剧,汇率及其波动特征以及对一国经济体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相关学者研究课题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陷入低迷,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经济刺激措施刺激经济复苏,同时有些国家指责我国人民币汇率低估及操作汇率获取贸易优势等;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但是近期内出口仍然将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之一。在此国际经济背景下,有必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特征以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制定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以及解决贸易争端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及其基本结论,指出了其中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论述了主要国际贸易理论和汇率相关理论以及相关实证分析方法;然后采用描述统计方法从贸易方式、出口企业性质等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的特点;最后,在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币汇率序列ARCH模型,采用条件方差表示汇率波动大小,基于商品不完全替代假设建立了我国出口需求模型,以ARDL-ECM模型和变系数方程模型作为实证模型基础,采用Bounds test和Kalman滤波方法分别对模型进行估计,并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通过估计包括出口额、人民币汇率、国外需求、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等变量的变系数方程模型,从贸易方式、出口企业性质等新的视角分析了样本期间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变化过程。分别从贸易方式、出口企业性质、出口目的地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ARDL-ECM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实证检验中采用新的检验方法Bounds test检验各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这种方法由于放松了对序列稳定性及变量内生性要求从而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具有ARCH效应;人民币汇率对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对三类性质企业出口额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日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