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栽培对杨梅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露地栽培采收期短且易遭连续阴雨天,导致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设施栽培可使杨梅提早上市或避免雨水危害,实现果实品质改善、供应期延长,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但设施栽培内环境因子对杨梅果实品质形成及调控机理尚未明确,难以采用针对性的栽培措施,导致设施栽培效果不稳定。因此,研究设施栽培内环境因子变化及其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可为设施杨梅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浙江省主栽杨梅品种‘东魁’和‘荸荠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探究不同栽培条件下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杨梅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设施栽培环境因子变化较露地差异显著,影响杨梅物候期和果实品质。其中,促早栽培温室平均气温和环境相对湿度均显著高于露地,提前了杨梅的物候期。1~3月期间,促早栽培温室的平均气温较露地高2.6℃,杨梅的初花期和幼果期均提前。4~6月为杨梅果实生长发育期,促早栽培环境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3.8℃,避雨栽培平均气温为23.5℃,而露地最低为20.7℃。且促早温室和避雨大棚的环境相对湿度分别高于露地4.2%和3.5%。但是,温室覆盖材料为PC板,导致光照强度为露地的50%~60%,影响果实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导致促早栽培的杨梅果实色泽显著低于露地。此外,1~3月,促早温室内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521.3μL·L-1,比露地高14.9%。但在4~6月果实发育期间,由于杨梅的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需求量加大,导致促早温室和避雨大棚的平均二氧化碳分别为386.5μL·L-1和370.1μL·L-1,分别比露地降低14.5%和18.1%。2.不同栽培条件下杨梅果实发育规律基本一致,均在花后60 d开始快速生长,果实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其中设施栽培‘东魁’杨梅的果实品质较露地显著提升。表现为,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东魁’杨梅单果重分别较露地提高了22.4%和22.6%;促早栽培‘东魁’杨梅的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显著提高了13.4%和13.6%,避雨栽培果实纵、横径则比露地显著提高了15.7%和14.3%;促早栽培的‘东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比露地‘东魁’高23.9%、53.6%和35.9%,维生素C和果型指数则无显著差异;但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花色苷含量为8.4 mg/100g,分别比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下降了55%和66.7%。然而,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对‘荸荠种’杨梅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3.结合可溶性糖组分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发现设施栽培显著影响杨梅果实的糖积累代谢过程。研究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东魁’和‘荸荠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是在花后60 d开始积累,在杨梅果实成熟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总糖的50%以上。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比避雨栽培和露地提高了10.8%和9.5%,但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荸荠种’杨梅果实总糖含量分别低于露地7.9%和11.25%。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与蔗糖合成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不同栽培条件下,‘东魁’和‘荸荠种’杨梅果实的SPS活性与其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分别比避雨和露地栽培提高了7.6%和3.8%,但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的‘荸荠种’杨梅果实的蔗糖含量分别低于露地22.5%和8.9%。同时,研究发现促早栽培‘东魁’杨梅果实的SPS酶活性高于避雨和露地,而露地‘荸荠种’果实的SPS酶活性高于促早和避雨栽培,均与其果实的蔗糖积累变化趋势一致。蔗糖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变化与蔗糖积累呈显著负相关,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与蔗糖积累无显著相关性。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环境平均气温为影响杨梅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重要环境因子,温室和大棚杨梅果实生长的最适环境气温为25℃~26.1℃,且杨梅果实单果重和蔗糖含量均与有效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促早栽培杨梅的亩产值达到了27 350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分别是避雨栽培的1.6倍和露地栽培的4.2倍。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医院住院患儿EB病毒感染情况以及疾病的表现形式。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的住院患儿1635例,进行EB病毒PCR检测,分别从EB病毒感染
目的:玉竹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草药。玉竹多糖是其主要的药用活性成分,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用于治疗风湿病、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本研究首次通过对玉竹叶、茎和根茎三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接触网日常停电检修任务日益繁重。挂接地线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挂接地线作业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花费时间多并需要专人负责,并且
对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产业转型,进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为例,探讨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此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