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而电力需求的增加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些扩容、改建、新建的电力工程越来越多。电力工程建设单位面对这一契机,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强化,打造高品质的经典工程,为企业品牌化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高提供支持。因此,电力工程建设企业需要积极参与电力优质工程评审,以电力优质工程评审的相关要求和指标作为管理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本次研究以变电站优质工程预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为方向,建立变电站优质工程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评价,得出预评价结果,为其参加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提供支持,改进不足,争取“最优”,从而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评价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获取研究资料,处理相关数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点,其一,如何保证变电站优质工程预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其二,如何保证预评价客观精准。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获取了变电站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对已有的评优标准和预评价体系进行解读,然后进行优化,形成新的优质工程预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预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使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预评价等级和区间的确定,完成预评价工作,得出具体的结论。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方面的准则和要求,对吕合变电站工程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包括工程在创优方面的一些方式和方法,可以作为类似工程创优工作开展的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些结果:第一,变电站优质工程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工程建设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检测资料、电气安装部分、土建工程部分、生产运行及技术经济指标5个方面来看,含25个评价指标。第二,指标权重设置,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方法,细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具体预评价过程,则是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项目评价,从指标重要性的角度分析,技术经济指标、电气通用部分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评价记录属于工程创优的关键。第三,通过预评价,吕合变电站工程项目创优效果较好,参与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比竞争力强,置信度为0.7715,级别属于Ⅳ类,综合评分为4.135。第四,变电站优质工程建设需要体现在每个环节之中,并针对性的进行指标体系的设置,指标既要体现全面性还要具有可行性,且不同的考评侧重将会导致指标体系有所不同,可进一步挖掘。本次研究深入了解变电站优质工程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整个过程和应用技巧,并对每一项指标的评价标准有所掌握,深刻解读预评价方法,在后续工作中,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指导实践,不断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