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1 GHz汽车雷达系统相控阵发射机研究与设计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NUMBER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汽车普及导致道路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运动检测、防碰撞及自适应巡航控制等道路安全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除激光雷达和红外雷达外,毫米波汽车雷达以其探测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穿透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低成本、全集成77/79 GHz CMOS毫米波汽车雷达系统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采用55 nm CMOS工艺,对76-81 GHz汽车雷达系统多通道相控阵发射机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了76-81 GHz八通道相控阵发射机系统,根据探测距离、探测分辨率以及探测速度等关键指标,完成了76-81 GHz FMCW雷达的链路预算。(2)设计、流片验证了两款用于76-81 GHz汽车雷达系统的宽带功放:单路功率放大器(PA1)和两路合成功率放大器(PA2)。考虑内部结构寄生及外部器件互连影响,设计了一个新型大尺寸的毫米波功率单元。采用中和电容技术消除负反馈电容CGD,利用级间电感实现共源、共栅管阻抗匹配。根据片上集成变压器极点理论,提出毫米波功放耦合谐振峰值控制技术,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及带宽。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80 GHz频率处,PA1小信号增益为16.4 d B,3-d B带宽为74-83 GHz。在85 GHz频率处,PA2小信号增益为16.1 d B,3-d B带宽为73-89 GHz,并且有良好的输入、输出匹配性能。大信号测试分别在76 GHz、78 GHz和80 GHz三个频点进行:PA1在80 GHz频率处,Psat为15.5 d Bm,峰值PAE为12.5%。PA2在80 GHz频率处,Psat为18 d Bm,峰值PAE为12.6%,实现毫米波功率合成的目标。(3)设计了八通道76-81 GHz汽车雷达系统全射频相控阵。其中相移器采用5-bit开关型无源相移结构,优化了五个相移单元顺序,最小化相邻段之间的负载效应,改善输入、输出匹配,获得最佳的方均根相位误差(RMS Phase Error)和方均根增益误差(RMS Gain Error)。后仿真结果表明,TT工艺角,76-81 GHz频率范围内,32种相移状态下的插入损耗为-14~-10 d B,方均根相位误差为1.77°-2.37°,方均根增益误差为0.51-0.71 d B,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均小于-10 d B。为弥补威尔金森功分器和无源开关型相移器的插入损耗,本文在流片测试验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用于76-81 GHz汽车雷达系统的三级共源共栅结构的功率放大器(PA3)。后仿真结果表明,TT工艺角,PA3的小信号增益为33 d B@79 GHz,3-d B带宽为6.5 GHz,同时具有良好的输入、输出匹配性能。大信号仿真在78GHz频率进行,饱和输出功率为15.2 d Bm,峰值PAE为12.6%。完成了八通道76-81 GHz汽车雷达系统相控阵发射机芯片的整体设计。后仿真结果表明,TT工艺角、76-81 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机通道在不同相移状态下,小信号峰值增益为28~33 d B,方均根相位误差为2.35°-3.85°,方均根增益误差为0.63-0.8 d B,S22均优于-10 d B。32种相移状态下的输出功率为14.2-14.6 d Bm。在-50°~50°方位角范围内完成发射波束控制。当发射角度为(16)(15)(13)(20)°时,可得Peak-to-Null比值大于20d B,Peak-to-Peak比值大于12 d B,Beamwidth-3d B为6°。
其他文献
折纸模型相对于其他材料来说,具有简单易懂,弯折方便,方便实用等优点。曲线与曲面的折纸模型不同于传统的直线折痕,因此研究具有曲线折痕的几何转化及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直线折痕的基础上设计了单个折痕的平面和曲线组合的折纸模型,新的组合模型既保留了结构的完整性,又增强了稳定性。此外,将该机构延伸到多个平面与曲线组合的空间折叠模型,等效为空间球面机构进行几何参数分析,结合约束螺旋理论进行运动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各省区正在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以谋求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战略主动权和竞争优势。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增长到89.7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当前,国内外形势呈现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趋
咖啡因是一种嘌呤类生物碱,其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且对动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咖啡因降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传统咖啡因降解方法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国内外学者提出一种新型环保的生物降解法降解咖啡因,包括微生物降解及酶学降解等。随着对咖啡因降解菌株的深入研究,其降解途径及机理的解析日趋完善,而咖啡因降解酶类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旨在分离纯化出Paraburkholderia caffeinil
当前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发展目标,但随着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当前社会出现了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们物质财富丰富却不平衡,主要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平衡。农村的不平衡又主要是在“三农”问题上,解决“三农”问题历来依靠的是我们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其实是对基
在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的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群发挥着重要作用,发酵肉制品可以作为筛选优良发酵剂的菌种来源。本研究对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宣威火腿表面的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并在发酵香肠上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对宣威火腿表面的优良酵母菌进行筛选,共得到113株酵母菌,对所得菌株使用选择性培养基YPD(加氯霉素)逐步筛选,分离纯化得到48株酵母菌。以产酶、产酸、环境耐受性、食盐耐受性作为筛选的主要指标
学位
稀有糖是指在自然界生物体内自然存在,但含量极少的一类糖,如D-阿洛酮糖、海藻糖、低聚果糖和阿拉伯糖等。其中,D-阿洛酮糖是一种热量低,甜度高(与蔗糖类似)的重要稀有糖。有研究还表明,D-阿洛酮糖还具有调节血糖,降血脂等功能。基于这些优点,D-阿洛酮糖有望成为新型低热量的甜味添加剂。目前,阿洛酮糖的生产主要依靠生物酶转化法,其中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Ease)是一类能够将果糖转化为阿洛酮糖
随着新兴商业推广方式的发展,各种影响较大的虚拟角色形象出现了大量的衍生品。同时,未经授权的衍生品泛滥也使得著作权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虚拟角色形象如何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实践中如何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成为近年来被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影厂享有“葫芦娃”角色形象的著作权,中青宝等三家公司未经美影厂许可,在其游戏和游戏宣传中大量使用了葫芦娃虚拟角色形象。美影厂认为三公司的行为侵犯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并以此
高效率与低成本一直是太阳电池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目前晶硅电池的最高世界转换效率已达到26.7%。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晶体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截至2019年,国内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已达24.85%,而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也提升至23.2%。如何在电池效率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电池的制备成本,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效低成本的晶硅电池生产工艺路线,共开
玉米黄质(Zeaxanthin)是天然的类胡萝卜素之一,也是一种保健品添加剂,在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致盲的主要原因)、白内障、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体无法合成玉米黄质,只能从膳食中获得,因此,玉米黄质在食品工业等方面需求很大。在植物中,玉米黄质常与叶黄素共存,导致玉米黄质的制备比较困难,而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制备玉米黄质过程复杂、成本太高,所以目前不具有商业前景,这使得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