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子网与网络中继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的测试,特别是性能测试与评价涉及到对多个观测点进行协同控制下的并发测试。迄今为止,现有的测试系统基本上采用将ISO 9646中为一致性测试定义的“穿越测试法”(TransverseTest Method)扩展到多点测试的策略。但是,由于穿越测试法仅考虑穿越一对端口的测试过程,缺少对多个并发测试控制的协调技术和测试数据生成的考虑,也难以适应对通信子网的多点测试。因此,需要对通信子网与网络中继设备的多点测试定义普遍适用的并发测试方法、协调技术和测试评价策略。四川省网络通信重点实验室(SC-Netcom Lab)从2001年开始研究相关问题,提出了对通信子网和中继设备通用的“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穿越方法”(CMC-TTM-CoordinatedMulti-Point Concurrent Transverse Test Method),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分布式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系统”(DCMC-TS-Distributed Coordinated Multi-pointConcurrent Test System)。这就是笔者硕士论文研究工作的大背景。DCMC-TS由上下两级结构组成,上级为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管理器(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ncurrent-Test Manager,CMC-TM),下级为多个直接测试控制器(DTC-Direct Test Controller),二者之间通过“多点测试协同并发管理协议”(Multi-Point Testing-Coordination Management Protocol,MPT-CMP)并利用网络实现互联与管理控制。DTC被设计为既可作为对单点或双点进行观测的独立测试设备,也可作为DCMC-TS的下级单/双点DTC,与CMC-TM共同完成对通信子网或单个中继设备的协同控制下的多点并发测试与评价。DCMC-TS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它涉及新测试方法的实现,也涉及系统可用性的考验。本论文反映的工作,是在实验室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截至笔者参与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可用于对通信子网和中继设备进行协调控制下的多点并发测试的实验系统。因此,笔者的主要贡献在于:1)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上级测试部件——协同多点并发测试管理器(CMC-TM)进一步开发、修改、完善和集成,形成了一个可用的CMC-TM;2)与改进完善后的DTC最终集成为一个具备协同控制能力的、多点并发测试实验的系统雏形;3)开展了初步的多点并发测试实验,证明集成后的DCMC-TS基本上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本文的工作还表明:在现有的多点并发测试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更为广泛的测试实验,对系统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将开发出具有协同控制能力通信子网和中继设备的多点并发测试样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