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三动课堂”运用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的转变过程。同时,历经10年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出现,推动学校不得不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因此,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变化,江北学校(淡思校区)结合理论与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课堂”的新教学方式。从现在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三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并不广泛,且当前大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还是进行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这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同时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方面是为更好的向新课改背景下,寻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众多教师,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便大家能更好的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通过本文分析,力求为正在进行“三动教学”的教师减少疑惑,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方向性的引导,为实现高效课堂做铺垫。以此为出发点,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来进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三动课堂”运用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三动课堂”的基本内涵、运用意义、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是以江北学校(淡思校区)为研究对象,对“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展示“三动课堂”的运用成果,并分析“动脑、动手、动口”在道德与法治课的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则以该校部分学生及政治教师的问卷调查为依据,重点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三动课堂”运用困境出现的原因;最后在第四部分中,结合课改精神、教材变化、研究对象实际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教师、学校提出提升策略,以推动“三动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
其他文献
传统财务管理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当公司面临融资活动时,首先是考虑使用公司留存收益进行融资,其次考虑债务型融资,最后则是通过增发新股进行融资。因此债券与股权融资是公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自行车盗销过程中各相关主体利益进行了分析,并就加强自行车管理提出了对策.
近年来,影视行业飞速发展,伴随着丰富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那么将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作为国内首家IPO上市的民营影视公
文章比较了多模光纤和塑料光纤的结构参数和模式数量,并对大量的模式色散会严重限制光纤的带宽作了分析。根据选择性激发能够有效减少模式色散从而能提高带宽的原理,提出了一种
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农史学家万国鼎主持汇编了一套方志农业专题资料——《方志物产》,共431册、3000余万字,摘抄自全国40多个大中型城市、100多个文史单位的数千部地方志,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推行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成了热点和焦点问题.为此,国务院就此转发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国有企业改制涉
<正>蔡元培与北大是紧密联系、难以分割的。提起北大,蔡元培是其校史上的一座高峰,此后近百年历任校长无一人能超越他的声望。在蔡元培掌校后,北大才转变为今天人们心目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