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极大关注,他们从不同侧面对我国收入差距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和测量,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实际上,除了经济领域,在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不公平的现象也广泛存在,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我国的社会差距究竟有多大,目前还缺乏有深度的研究。正是基于此点原因,本文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及农村内部在卫生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希望借此对我国的社会不公平有新的认识。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农村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的缘由、目的和意义。对近年来国际、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第二章:介绍了理论研究的背景、公平的理论内涵、公平的理论层次等内容,重点对功利主义的社会公平理论、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和阿马蒂亚·森的“能力”平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对卫生服务公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从城乡的视角,对城乡在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资金的筹集、卫生服务的利用、健康四个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四章:利用问卷调查资料,对农村内部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对影响农村卫生服务公平的因素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了分析。第六章:针对影响农村卫生服务公平的因素,提出了五点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倒三角”模式;卫生筹资模式具有明显的“累退性”;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二元”性;城乡居民在卫生服务的利用和健康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
(2)农村内部卫生服务不公平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不断向优势地区集中,居住在不同区域的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性”不同;农村的卫生筹资模式具有很强的“累退性”,经济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卫生支出负担越轻,经济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负担越重;在卫生服务需要相同的条件下,卫生服务的利用受家庭收入和有无医疗保险的影响;根据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分组的人群,在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其中:有无医疗保险对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文化水平、职业和收入。
(3)造成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不公平的原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二是80年代开始的财政地方分权化改革导致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不断降低,农民个人支出的比例上升;三是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造成医疗卫生费角上涨过快,削弱了农民的支付能力;四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缺失,使农村单个家庭面临的疾病风险加大;五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破坏,加大了农民看病的成本。
(4)如何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针对造成农村卫生服务不公平的原因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领域的投入;二是改革农村医疗机构的经费补偿机制;三是调整卫生资源的配置模式;四是改革目前农村的卫生筹资体制,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性;五是重建农村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