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追求。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各国都将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进入大众化时期,义务教育也基本实现了城乡免费,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已经从能否接受教育转向如何接受好的、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教育质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那么教育质量究竟指什么?人们追求的高质量的教育究竟包括哪些特性?高质量的教育是如何形成的?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这些都是笔者试图解答的问题。本文秉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围绕“教育质量”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从实践意义上人们常常用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几个指标,即升学率、就业率、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等说起,从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引导下的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入手,揭示这种教育质量观的弊端,即教育活动失去教育性,只是盲目地追求一些数字,把受教育者视为工具的培养,忽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盲目灌输、强化应试,使教育活动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须知教育质量衡量标准的畸形会导致教育的荒芜,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教育质量,对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重新加以考虑。第二部分通过对理论意义上的教育质量的分析,从而以教育的功能为切入点,阐明教育质量的真正内涵,即实现人的价值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并进一步分析教育质量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特点。第三部分在总结、批判实践意义上的教育质量以及理论意义上的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应然状态下的教育质量观;并通过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分析以及我们在教育质量形成过程中的行为分析,总结出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并进一步尝试构建新的教育质量观指导下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指导人们正确评价教育质量。本研究认为,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能够实现人的价值提升、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尽管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教育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研究是教育质量研究的方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