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小学非华裔学生识字教学的研究——以沙巴州培正小学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针对非华裔学生在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学习华语的困难作出对策。识字是华文教育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识字量,才能阅读与书写。识字本来是低年级的学习任务,但基于研究的局限,笔者选择了目前任教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当中大部分是非华裔生,他们的母语水平偏高,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华语学习环境,在低年级阶段没有掌握足够的识字量,导致无法阅读与写作。笔者特别针对研究班非华裔生识字先决条件,设计一些符合他们的识字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快感,重新对华语产生兴趣,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笔者针对研究课题参阅了一定数量的文献,包括马来西亚非华裔生华文学习情况、第二语言学习方式、外语学习、各类识字教学、分层教学、直译法、多媒体教学等。笔者也研究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如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识字教学理论、成功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杜曼闪卡理论等。笔者综合了学者们的研究,加以分析,了解课题最新动态,根据可靠的理论针对识字三大要素,即字音、字义设计尝试性教学策略,在教学上加以实践,然后观察教学效果,不断地改善,直至笔者认为该策略可行。针对字音部分,笔者选择汉语拼音识字及快速朗读策略进行研究。字义方面,笔者选择直译的方式把华语翻译为马来语,再加上图像帮助记忆。字形方面笔者从各家识字教学中选择了以字理识字,以奇特联想识字法为辅。再加上即时书写,以巩固记忆。最后,笔者让学自主复习低年级阶段的生字。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制作电子闪卡让学生快速朗读生字以巩固字音是笔者根据杜曼及七田真的理论自创。笔者在课堂上主导学生即时书写以巩固字形是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而设计。主要目的是先让学生重拾学习华语的信心。最后,笔者在研究报告中记下自认为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作参考。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指出着重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身体健康素质,激励学生
期刊
信息化读图时代的来临,视觉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电视、电影、动画、电子游戏等视觉媒体来获得信息,然而这些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态度和观念的视觉信息存在着
2016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我国全面推行,建立职称评定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教师职业晋升制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美国是最早在中小学实行职业晋升制度的国家之
期刊
期刊
合作学习是马来西亚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笔者任教于马来西亚一所独立中学高中部,科目为马来西亚文(或称之为国语)。此论文是以沙巴州山打根育源独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