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口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东莞市为例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人口”是长期以来体育社会学一直讨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多数研究认为,它是衡量一个地方体育事业特别是群众体育活动普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确立体育事业发展战略重点、制定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促进体育消费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体育人口”专题调查研究对提高群众体育科学管理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近年来,“体育人口”的基本概念、判定标准等却一直存在着争议,甚至遭到质疑,并逐渐形成了“体育人口指标论”和“体育人口范式论”两种相对立的观点。本研究就是从分析、评述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入手,并提出如下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体育人口”的性质如何?二是现行“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是否科学?围绕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两个相应的研究假设:一是“‘体育人口’可以作为一个专项调查统计指标”;二是“现行‘体育人口’判定标准合理,导向作用明显”。并分别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证调查法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论证。目的在于:一是从理论上澄清“体育人口”现象的性质、结构及其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二是明确现行“体育人口”判定标准以及专项调查实践本身的科学性。  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第一个假设成立,即“体育人口”可以作为衡量群众体育普及水平的专项调查统计指标,这是由“体育人口”自身的数量性特征和群众体育管理科学化要求所决定的。但是,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结果分析结果也显示,“现行‘体育人口’判定标准合理,导向作用明显”的假设不完全成立,以“FITT”健身原则作为“体育人口”判定标准,存在着明显的“天花板效应”,即现行“体育人口”判定标准过高。因而,难以客观再现作为群众体育消费对象的“体育人口”事实的数量和结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厦金横渡自2009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赛事运作水平不断提高,媒体宣传选择策略不断完善,影响力在两岸逐渐扩大。成为一个两岸合作、共同举办的跨越两岸公开水域游泳典型赛事,发挥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农村学校体育的具体实践者,其工作的积极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关注并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有利于整个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古至今,教育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
《意江南·振华英雄》栏目是由意江南集团联合振华武道打造的吉林省第一档大型功夫真人秀节目。这个节目旨在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打造东北本土英雄,是吉林省投入最多、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