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跨界流域水权冲突问题日益凸显,流域所流经的行政区域在水质和水量上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流域上游污染下游受害,上游用水下游枯竭的冲突现象频繁发生。严重的跨界流域水权冲突不仅影响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还易于引发上下游地区对立,居民恐慌,危害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仅靠应急的行政协调机制虽然能够使冲突得到暂时的缓解,但从长远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协调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综合协调机制亟待确立。首先,本文对跨界流域水权冲突与协调的经济学基础进行了分析,通过科斯定理、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解释了跨界流域水权冲突与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运用网络舆情技术从自然背景、产业结构、舆情评论、冲突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现实背景。其次,本文选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现行的非市场机制下,流域上下游水权主体往往为自身的现实利益陷入补偿困境的冲突局面;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流域在多水权主体的条件下,存在富水缺水两个群体,通过交易机制的设计、法律制度完善等激励与约束手段长期达到演化均衡的状态,从而说明建立全方位的经济、法律、行政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再次,本文区别于以往研究国内流域水权的定性分析和纯理论研究,运用数理推导方法得出采用可交易跨界流域水权制度可以实现用水主体收益最大化的结论,达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将水权分配和使用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并由此引出建立跨界流域水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然后,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检验法律法规对整个跨界流域污染减排的影响,得出法律法规对于流域流经的行政区域工业废水排放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结论。最后,本文借鉴美国、澳大利亚流域水资源经济、法律、行政协调的经验,从明晰流域水权,建立流域水权交易平台,加强行政处罚力度,推行集体诉讼制度,创新行政执法体系,流域横向协调治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协调我国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特点在于:首先,本文对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设计了协调我国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经济、法律、行政综合协调机制。其次,运用网络舆情技术对水权冲突事件进行监测,并梳理出我国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现实背景,该方法能够精准的把握现行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再次,采用演化博弈模型对跨界流域水权冲突协调机理进行研究,该方法现阶段还较少用于水权协调问题的研究。然后,运用效用最大化函数计算流域水权初始分配的影子价格,参照影子价格对水权进行初始分配更能体现水资源的实际价值。最后,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法律法规与水权主体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跨界流域水权冲突的法律与行政协调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各大流域普遍存在跨界流域水质和水量两方面冲突,这种跨界流域水权冲突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并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当前,应对跨界流域水权冲突政府多采用行政应急机制,我国尚未建立经济、法律、行政综合的水权冲突协调机制。因此,政府应从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进行协调机制的安排,约束和引导水权主体的行为,进而实现跨界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