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意义的概念,同时也具有文化独特性。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阐释了针对不同功能文本隐喻的英汉互译所应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功能翻译理论反映了翻译理论的全面转向,即由原来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对等理论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作为功能派最重要理论的“目的论”认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译文的接受对象。这些人作为译文的预期接受者或观众拥有他们各自特定的文化背景。出于不同的交际需求,他们对译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其核心理论“目的论”还认为,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总体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根据“目的论”三种不同原则,探讨隐喻在“信息型”功能为主的科技文本和“呼唤型”功能为主的广告文本中的英汉互译所应采取的相应策略。 本文前言总体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和例证,然后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发展过程,及对隐喻翻译进行简要地历史性回顾。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隐喻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通过运用前文所述理论,分析在两种不同功能文本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第四章概述全文的主要观点,归纳目前研究的局限及对将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