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连接棒的钉棒系统在腰椎融合术中的近期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采用临床同期、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1月41例腰椎间盘退变或腰椎管狭窄症需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4-74岁,平均50.75岁,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对照组21例,应用钛合金金属棒连接融合节段,实验组20例应用PEEK棒连接融合节段。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腰椎X线正侧位、过伸过屈位、CT平扫、矢状位重建以及腰椎MRI检查。手术方法均为腰椎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满分29分)评价术前、术后2周、3个月及6个月时的临床效果,并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分析研究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41例患者均接受规律、完整6个月随访,所有病人拆线时均未出现刀口红肿等感染并发症,其中3例出现脑脊液漏,给予局部加压包扎、去枕平卧等处理后至出院时未出现脑脊液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化脓、窦道等迟发性感染,刀口愈合好。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出现断钉断棒现象,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或接近原来的工作及活动强度。(1)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其中对照组优17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5.2%,实验组优15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95%。(2)JOA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满分29分)进行评分。其中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5.5、20.7、26.1及28.1,相应的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改善率为62.6%、80.8%及94.8%。实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4.0、20.1、22.4及27.8,相应的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改善率为56.7%、75.4%及95.4%。实验组和对照组JOA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影像学资料显示植骨融合满意,未见植骨不融合等异常。经统计学检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实验组效果与对照组相当。结论:脊柱融合术中应用PEEK连接棒和钛合金连接棒无明显差别,PEEK材料较钛合金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优良的强度,弹性模量较钛合金低,更符合融合术的手术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脊柱的应力遮挡,增加椎间植骨的压应力,减少融合节段的骨质疏松的发生,实现植骨的充分融合。可作为腰椎融合术的可选材料,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