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承认的国家与个人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互承认是克服国家与个人对立关系、实现主体间团结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概念,“相互承认”是黑格尔藉由费希特的“承认”概念结合霍布斯的“斗争”思想阐发而来。为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团结,本研究从学术场域中国家与个人关系出发,以国家与个人如何在学术场域中实现相互承认为线索,选择香港中文大学学位颁授典礼为中心,分析以学位颁授典礼的场域特征用以考察国家与个人承认关系的适切性,提取霍耐特经验研究中所架构的基本承认模式,溯源黑格尔法哲学承认思想,借助典礼仪式内容与仪式仪轨,结合典礼内个人承认心理体验,探究学术场域实现相互承认的国家与个人的基本承认模式及具体承认媒介,旨在为进一步巩固学术场域内个人与国家承认关系提供思路。研究发现,学位颁授典礼作为一种承认仪式,是学术共同体内有关学位颁授的风俗与传统集中的仪式化呈现。香港中文大学学位颁授典礼依托学术场域所赋予的结构特征,秉承民族精神与国家信仰,跨越主权时空,率先在实践中探索实现祖国与个人相互承认之路。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学位颁授典礼的举行使国家与公民日常生活衔接与互融。信仰与实践、地方与国家、个体与族群在其中重新整合的经验表明,国家与个人实现相互承认需要国家治理哲学的成熟与治理能力的提升,通过爱、法权、社会敬重三维度共同居间作用,赋予个体自豪、自尊、自重的承认体验,从而创造和谐、正义、团结的社会共同体,实现学术场域内学术人的自由联合与发展。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要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把提高办学质量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其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沟通也要讲究艺术和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否则不但沟通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正>1998年底,美国150家医院提供的39项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即使按照医嘱正常用法、用量给药,全美国每年仍有200多万病人由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导
会议
基于1959-2018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和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资料以及美国气候预报中心(CPC)的大气环流以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