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专业汉族本科生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研究乌鲁木齐市四所高校维吾尔语言专业汉族本科大学生对于维吾尔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特挑选出生源地、维吾尔语言专业汉族大学生过去所就读中学学校类型、参加高考时的考生类型(是普通汉族班学生还是用维吾尔语言进行答卷的汉考民学生)这三个具有新疆特殊性因素,与另外三个因素,即年级、性别、家庭周围邻居中以目标语言为母语的居民(维吾尔族居民)与学习者自身所属的民族居民(汉族居民)人数的相对多少,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后用SPSS17分析处理,从方式方法及程度上,测试这些因素对维吾尔语言专业汉族大学生维吾尔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语言使用的影响。涉及语言态度的测量用变语配对进行测试获得数据并用Excel进行分析处理。  本研究还从全体受试者中随机挑选出几名进行了录音访谈,以此对问卷数据处理结果和变语配对测试结果进行辅佐印证,确保结果真实可靠。  经过研究及数据处理,本文得出主要结论有:1)生源地为南疆的学生相对于生源地为北疆及内地的学生而言,混合使用维吾尔语和汉语的比率是最高的,生源地为内地的学生单纯使用汉语的比率为最高,而生源地为北疆的学生混合使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及单纯使用汉语的比率均居二者之中。2)总体而言,维吾尔语言专业汉族大学生对其所学的维吾尔语和汉语母语均持有积极态度,他们甚至于对所学的维吾尔语持有更高或更积极的态度。生源地、维吾尔语言专业汉族大学生过去所就读中学学校类型、参加高考时的考生类型以及家庭周围邻居中以目标语言为母语的居民(维吾尔族居民)与学习者自身所属的民族居民(汉族居民)人数的相对多少是影响学生两种语言使用比例的因素。  论文结论反映出当前乌鲁木齐市四所高校维吾尔语言专业汉族本科大学生对于维吾尔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真实状况,对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提供一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名利场》是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利蓓加·夏普和艾丽米亚·塞特利这两位姑娘的生活经历为主要线索,淋漓尽致的再现了虚荣和享乐主义思想盛行带来的社
二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却陷入了荒原中。值此之际,垮掉一代开始崛起。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作为时代的呐喊,唤起了人们对自由精神追求的决心。本文以海
约翰邓恩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特色且最受争议的诗人之一。自17世纪以来,人们对邓恩的诗歌就褒贬不一。最能代表邓恩诗歌艺术的是他的《歌与短歌集》,其中55首抒情诗歌不仅表达了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巨著,还是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作为一部拥有丰富叙事的作品,《圣经》的文学性早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但对其文学性的探讨以及
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既能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交际法已经成为国内外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