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油气和提高采收率研究是各石油生产国极为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油气田经过长期开发后,就进入了开发中、后期,这时油田普遍高-特高含水,气藏地层、井口压力都接近废弃压力,油气产量已呈或即将呈递减趋势,但油气藏中仍有相当的油气可采储量未被采出。在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日渐突出的情况下,通过深化地质认识,研究剩余油气的分布,认识和开发油田剩余油气,提高石油天然气的采收率已成为老油气田开发中最紧迫的工作。国内外文献以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和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很多,但剩余天然气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于具边底水、块状、层状特征共存的典型低渗断块砂岩气田。 本文以我国东部已开发的最大的整装砂岩气田—东濮凹陷文23气田为研究目标,以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政策为研究重点,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气藏工程理论,应用Geoframe构造研究、气藏工程、Eclips数值模拟、生产测井、现代试井等技术方法,以气藏精细描述为基础,重点落实了气藏构造、小断层分布及封闭性、储层、隔层展布及地质储量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压力单元计算气田压降储量,研究了气藏储量动用状况、产能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气的分布,在对开发现状模拟的基础上,制定了提高气藏采收率的技术对策。提出保持气田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气井完善程度、ES43-8低产气井上返ES41-2气藏、局部钻调整井及改造集输管网,高、低压分输或增压外输。通过预测,对ES43-8气藏11口井进行补孔、压裂措施,并钻4口调整井,气田能稳产到2007年,预测16年后采收率提高2.98%;在此基础上,把ES43-8气藏6口低产井上返与ES41-2合采,还能延长稳产期3年,采收率提高4.2%。,当外输压力由3.92MPa降至1.0MPa时,采收率可提高3.6%。为文23气田保持稳产和提高开发水平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提出了剩余气开采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