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空气中的雾霾。这给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峻的考验,治理雾霾已成为各城市不可回避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治理雾霾的经验、措施,得知城市通风廊道对消散污染空气、改善城市内部气候循环、降低雾霾具有积极作用。但多数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盆地等传统的雾霾高发区,对东北地区近年来出现的严重雾霾现象没给予足够重视,缺乏对寒地城市雾霾系统性的研究和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因此本文试图从城乡规划层面,一方面,通过研究长春市的气象、地理、城市空间形态等构成因素和雾霾来源分析,提出通风廊道的基础条件,借鉴通风廊道基本理论,在长春市城市空间环境中提取潜在的补偿空间、作用空间和空气引导通道等通风廊道要素;另一方面,通过CFD技术模拟长春市中心城区及重要功能区的通风环境,识别出潜在的通风廊道。通过对比、综合分析潜在的通风元素和CFD模拟识别出的通风廊道得到最终的风廊。根据廊道的通透度、基础条件的好坏等因素将其分为3个等级,共构建出15条城市通风廊道。最后,从城乡规划学科的角度,分别从区域、城市、街区和建筑等尺度对构建的通风廊道进行规划控制,以保证通风廊道规划、整治的顺利实施。本文在寒地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掘了寒地城市特有的雾霾特征,系统的研究了城市通风廊道的理论,从理论提取和技术识别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长春市的通风廊道,期望对寒地城市通风廊道降霾的研究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