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基因启动子区CGP位点甲基化水平及跨膜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相关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IL-6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分析IL-6及其跨膜信号传递相关受体(s IL-6R、gp130)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名,并招募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AU2700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浆中甘油三酯(TG)、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IL-6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进行检测,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的生化指标和IL-6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的差异。第二部分:收集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与健康对照组各60例。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可溶性RANK配体(s RANKL),护骨素(OP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21(IL-21)表达差异。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s IL-6R和sgp130的浓度差异。对单纯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患者的预后,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第一部分:1甘油三酯(TG),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和白细胞计数(WBC)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高血压组CpG1位点甲基化水平为62.17±7.29,对照组为63.88±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CpG2位点甲基化水平为58.43±7.53,对照组为62.34±9.65,原发性高血压组CpG2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CpG3位点甲基化水平为51.52±6.18,对照组为57.45±8.29,原发性高血压组CpG3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4.84±7.06、62.04±7.40、55.42±8.50,女性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1.84±8.61、59.30±9.57、53.87±7.41,男性患者CpG1及CpG2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3甲基化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有吸烟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3.89±7.28、60.41±7.74、53.70±8.62,无吸烟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6.16±6.63、64.28±6.36、57.78±7.87,有吸烟史患者CpG2及CpG3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无吸烟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1甲基化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5有饮酒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3.81±7.29、60.89±7.32、53.23±7.99,无饮酒史患者CpG1~3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7.22±5.98、64.70±7.03、60.48±7.58,有饮酒史患者CpG2~3甲基化水平显著均低于无饮酒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CpG2(曲线下面积:0.638,95%CI:0.560?0.716,P=0.001)和CpG3(曲线下面积:0.706,95%CI:0.633?0.779,P<0.001)可能具有预测原发性高血压风险的应用价值。CpG1无诊断价值。第二部分:1单纯性高血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高表达促炎因子s RANKL(2.05±0.15;5.2±0.28;5.61±0.31vs 5.90±0.29 pmol/L)、OPG(4.07±1.9;4.13±1.8;4.24±2.1 VS 3.27±0.95 pmol/L)、TNF-α(8.17±1.8;9.07±2.1;8.77±1.9 VS 5.24±0.85pg/ml)、IL-1β(7.06±1.6;8.07±2.3;7.07±1.8 VS 3.37±0.96 pg/ml)和IL-21(6.67±1.3;7.07±2.0;6.67±1.2 VS 3.56±0.5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伴高血压的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比健康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含有更高浓度的IL-6和s IL-6R,而sgp130浓度变化不大。3不同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高血压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IL-6与s IL-6R浓度要高于单纯高血压。4观察1年后,6例患者发生临床进展,其中心肌肥厚4例,脑血管意外(脑梗死和脑出血)2例,54例患者保持稳定。5进展组患者IL-6、BNP及尿酸水平分别为3.25±0.75 pg/m L、470±12pg/m L、和7.8±2.4 mg/dl,无进展组IL-6、BNP及尿酸水平分别为1.68±0.39pg/m L、118±19 pg/m L、和5.1±1.6 mg/dl。进展组IL-6、BNP及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ROC曲线分析表明,IL-6预测高血压进展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 0.682-0.991),IL-6截断值为2.3 pg/ml后,患者的临床病情好转和进展,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73%。7 Kaplan-Meier分析显示,基线IL-6<2.3 pg/ml患者的高血压进展发生率显著低于IL-6≥2.3 pg/ml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IL-6基因启动子CpG位点低甲基化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2 IL-6基因启动子CpG位点甲基化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可能具有潜在诊断价值;3 s IL-6R浓度的升高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关;4 IL-6浓度≥2.3pg/ml可能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巨噬细胞中PTEN-β-Catenin信号轴与T细胞分化的关系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肝脏切除及肝脏移植术中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我们采用小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来模拟上述环境,进一步探讨先天与后天免疫在缺血再灌注诱导肝损伤过程中的机制,此次研究一方面是建立稳定的小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模型,其次是探索巨噬细胞中PTEN-β-Catenin信号轴与T细胞分
控制排尿的神经回路涉及大脑,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等多个层面:存储反射主要由脊髓介导,在膀胱充盈过程中被激活,而排空通过大脑中的反射机制介导。不同程度脊髓和脑干损伤往往使得控制排尿的下行通路阻断。在失去了大脑控制之后,由于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往往同时收缩(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膀胱排空通常效率很低,给脊髓损伤病人造成巨大的痛苦。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建立了多种脊髓损伤模型:包括胸段脊髓(T10)全切断,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髌骨骨折(Patellar Fracture PF)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2%,多见于成人。髌骨下极长约1.5cm,无关节面覆盖。髌骨下极骨折(Inferior Patellar Fracture IPF)属于关节外骨折,约占髌骨骨折的5%。损伤原因为间接和直接暴力。髌骨下极为松质骨,骨折块小,多为粉碎性,骨质强度低。髌骨是伸膝装置重要的组成部分,髌骨下极骨折后伸膝装置连续性完全
第一部分腰椎黄韧带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表型鉴定目的建立黄韧带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及表型鉴定的方法,为后续黄韧带退变的病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实验对象为2017年04月至2017年07在我院行手术的LSCS患者12例,年龄62.8±3.6岁;正常对照组12例,年龄57.9±8.5岁。所有受试者均需行后路减压手术,在病人知情同意和不影响手术疗效的情况下取黄韧带标本。用胶原酶预消化植块法分离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双能能谱CT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脊髓前动脉血流改变情况及其改善率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并评价能谱CT脊髓前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颈前路单间隙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术前1天和术后5天分别行能谱CT检查,重建其脊髓前动脉并评估碘含量改善情况;同时在术前1天及术后5天、1
第一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忆障碍的模式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背景: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而肾功能的减退可以导致全身各脏器的继发性损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认知障碍在慢性肾脏病人群中非常普遍。既往关于慢性肾脏病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对于记忆障碍的关注较少,而记忆障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发生记忆障碍的模
背景糖尿病时,心肌微血管损伤往往发生在大血管及心肌细胞损伤之前,是糖尿病心肌结构与功能障碍的重要始发因素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及AGEs等代谢异常产物积聚所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在心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感受激酶-1α(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1α,IRE1α)及其下游信号可
第一部分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高脂血症诱导勃起功能障碍家兔阴茎海绵体病变作用初探目的:阴茎海绵体的病变在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然而目前临床对于阴茎海绵体病变的评估方法有限,仅能依靠海绵体活检。本研究尝试使用二维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hearWave?Elastography,2-D S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发生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器官移植后累及多器官系统的并发症,其机制与供体T细胞激活扩增并发挥细胞毒作用,杀伤宿主T细胞,B细胞以及相关组织器官有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道菌群在机体免疫调节中的核心作用,不仅如此,多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也参与了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调节性T细胞(如CD4+Treg,CD8+Treg等)是机体最重要的负向免疫调节细胞,具有极强的免疫调节活
目的观察侧方撞击下骨盆变形的运动学变化,了解骨盆峰值变形和终末变形之间的关系。研究侧方撞击下骨盆变形和应变、应力分布的特点,探寻血管损伤发生的机制。材料与方法将3具带有盆周软组织的尸体骨盆标本进行CT扫描后取端坐位置于水平撞击台上。质量22.1kg的撞击头自左向右分别以5.2 m/s,4.0 m/s和4.8 m/s的速度撞击骨盆。使用高速运动捕捉系统记录骨盆各标志点的运动数据,观察撞击过程中骨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