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齿轮修形动力学仿真参数化平台开发与应用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利用ANSYS APDL、MATLAB GUIDE编程语言对三维建模软件UG、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LSDYNA进行集成和二次开发,搭建了修形齿轮动力学仿真分析参数化平台。实现了齿轮建模,有限元网格离散,动力学计算及计算结果后处理的一站式操作。并将该平台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值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平台在齿轮动力学计算中的可靠性。同时利用该平台探究了不同修形参数对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修形曲线对载荷变化的适应性;对某航空齿轮传动系统高速齿轮组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振动噪声显著下降。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论文利用APDL语言和GUIDE函数搭建了一个齿轮参数化建模及动力学分析平台。并通过将平台算得的啮合冲击力、动态齿根弯曲应力与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平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证明了该动力学分析平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2)论文依靠参数化建模平台大量建立修形齿轮有限元模型,从动态接触力峰峰值,扭转加速度和传动误差三个因素分析了修形量和修形曲线对齿轮传动中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最大修形量应尽量在理论计算结果附近选取;当修形量一定时,选取的评价因素不同,优化效果最佳的修形曲线并不唯一。修形曲线应根据齿轮传动系统的具体加载工况和分析时的关注点综合选择。(3)论文结合某航空研究所实际齿轮传动系统中的高速齿轮组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发现该齿轮组啮合力波动较大,存在脱啮现象。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该齿轮组进行了优化设计,大幅改善了该齿轮组啮合力波动幅度,使齿轮转动加速度的有效值大幅下降,齿轮运行平稳性得到优化。
其他文献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有望在未来成为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品。在生物质的转化利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在高生物质浓度条件下进行,以保证较高的产物浓度,降低后期产物分离及纯化的成本,提高整体流程的经济可行性。然而,随着生物质浓度的增加,体系中的自由水含量会急剧下降,导致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传质阻力增大,这不仅会降低底物与催化剂之间的可及性,还会导致产物局部积累,转化率降
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在我国的汽车产业中占了大量份额。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它的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很大,故而需要对其进行热管理。另外,乘员舱温度对提高驾乘体验也十分重要,纯电动汽车经常将其与电池整合到车载空调中,对二者进行协同热管理。本文为了提高电池和乘员舱的热管理系统的效率,建立了它们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电池和乘员舱模型和它们的热管理系统模型。电池模型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巨大推进,城镇化率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到2020年已突破60%;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劳动力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水平与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流动,而不合理地劳动力配置对于城市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许多学者聚焦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引导劳动力流动,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在探讨以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等为主的城市特征
由于NiMn-LDH存在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等缺点,限制了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采用简单、经济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NiMn-LDH基电极材料,并通过与碳材料复合、构建三元稳定结构的策略来提高电化学性能。研究NiMn-LDH基电极材料的储能机理和材料改性对储能性能的影响,并评估了其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NiMn-LD
交叉斜材是输电塔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国规范对该类构件的计算结果偏差较大,大多是引入长细比修正系数K来考虑斜材构造偏心、端部约束等因素。我国《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中仅考虑了2颗螺栓的约束效应,但在实际设计时,由于斜材受力的差异性,均未考虑约束的影响。因此本文为了定量分析输电塔节点约束对斜材面外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并结合理论对常见输电塔斜材面外稳定性能进行了研
镁合金作为工程应用中最轻的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铸造性好、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减振降噪性好、抗动态冲击载荷能力强、资源丰富等优点,被誉为“用之不竭的轻质材料”。然而,镁合金的耐蚀性差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层状双羟基金属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层间可负载阴离子型缓蚀剂,是镁合金上常见的纳米防腐涂层。然而,其疏松巢状的形貌和垂直于基体表面生长的结构特点,
结冰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当覆冰严重时,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航空领域,飞机表面的覆冰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飞行安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紧密相连,因此研究有效的飞机防/除冰方法有着重大意义。当前飞机解决覆冰的方法主要分为飞机除冰技术和飞机防冰技术,其中基于材料表面功能化的涂层防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防冰技术。涂层防冰中研究最多的是超疏水防冰
阀门作为无法替代的流体控制设备,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当中,主要用于实现管道当中流体介质的流通与关断,其密封性能是判断阀门性能的重要指标。但是,在长期的阀门使用中,由于腐蚀、老化或者错误操作等原因将导致阀门泄漏,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发生。由于工业中阀门数目多,检测现场复杂,可能无法提供电源设备,以及阀门外泄漏很容易发现,而阀门内泄漏却表现不明显,并且绝大多数事故都是由阀门内泄漏造成。因此,研究有效的检测阀门
小型移动机器人因其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而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消防救援和科学探索等场景中。但上述任务环境多为复杂的非结构化地形,对机器人的机身尺寸、越障性能和地形适应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具备自适应越障能力的小型移动机器人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当前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中执行侦察搜索任务时存在的机身小型化困难、越障稳定性不足和自主越障能力缺乏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采用变形轮机构的小型移动
山地小城镇是山地城镇体系中连接城乡、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力、践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西南山地小城镇利用其交通区位、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当地的经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也得到当地居民广泛认可与支持。在环境生态承载范围内,这种面向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模式,是一条带动西南山地小城镇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道路。同时,山地特色小城镇所拥有的山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