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者年鉴》中理想型第三空间构建的不可行性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美国最杰出的土著作家之一,其《典仪》、《沙丘花园》等一系列著作均获得文学界广泛关注,其中《死者年鉴》获得的评价褒贬不一,在所有作品中最具争议性。《死者年鉴》发行于1991年,作者极具创意地采用年鉴的形式进行叙事,塑造了五十多个角色,但书中并没有任何主人公。在书中,西尔科毫不掩饰地揭露了五百年来欧洲殖民者对土著人的暴力、谋杀、掠夺、盗窃等,并预言土著人民将会重夺属于自己的土地。本文意在结合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西尔科的《死者年鉴》。霍米·巴巴作为后殖民主义领域的代表人物,第三空间理论是他的主要观点之一。通过对《死者年鉴》的研究,笔者得出结论:理想型第三空间的构建在此作品中是不可行的。鉴于霍米巴巴将第三空间视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本文第一章从三个方面来呈现在《死者年鉴》中构建第三空间的前提——即白人文化与印第安文化在语言、思维模式以及信仰方面的差异性。第二章对于尝试构建第三空间的过程,即融合、冲突以及分离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作者及书中一些角色的研究,笔者分析他们试图趋同白人文化并最终失败的过程,由此预示构建第三空间的不可行性。在第三章中,笔者从文化、作者及小说本身出发,对理想型第三空间构建失败的三点缘由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呈现白人根深蒂固的霸权式文化在文中的表现,指出在第三空间中边缘性文化与所谓的白人主流文化平等结合的不可行性;其次,通过对西尔科叙事技巧方面的研究,透现作者对白人文化间接性的抵抗,再次表现两种文化相交融绝非易事;最后,通过小说对于白人霸权文化终将消失的预言,以体现印第安人对纯粹的印第安文化的追求。白人霸权式的文化终将被摒弃,理想型第三空间是根本无法建成的。由此,读者不仅可以从不同方面了解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也更加理解以西尔科为代表的土著作家为了实现摆脱欧洲殖民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拟将以语体学、法律语言学及模糊语言学的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立法语言,司法语言和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采用例证法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法律英语的准确性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