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三体Ⅰ》英译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Ⅰ》成功走进英美世界,打破了以往中国英译文学流通范围局限于少数国外精英知识分子的窘境,在普通读者、主流媒体、科幻权威等群体中收获了良好反响,继而为探索中国文学走出去打开了新的窗口。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译介模式、译介效果和译文评析,较少针对翻译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因此,本文尝试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关注《三体Ⅰ》英译本海外传播过程中的项目发起方、译者、合作出版方、科幻权威、西方主流媒体等“改写者”,探析赞助人和专业人士如何推动该作品走上世界科幻文学舞台。《三体》能够走出国门迈上世界舞台,是台前幕后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综合考虑意识形态和诗学并充分利用经济因素和社会地位因素的结果。从对赞助人和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以项目运行方的身份自始至终处于筹划主导的位置,以全局统筹的视角协调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把控,而译者、出版合作机构、科幻权威、西方主流媒体等则以各自的资源为优势与其达成协作,共同推进译作的生产、传播与接受。项目发起人选材与译者个人意识形态相契合,形成合作关系。发起人考虑作品在源语和译语中的诗学,保证了该作品的代表性和可读性。经济赞助保障宣传和推广的物质基础,社会地位赞助则帮助译本在西方确立声名。译者作为译介活动中的核心角色,除了与发起者、编辑、作家等其他行为主体不断沟通,其重要作用也体现在了文本的语际转换工作。分析发现,刘宇昆面对不同情况会采取不同的态度,调整篇章结构适应目标语文学诗学,改写女性描写适应目标语意识形态,保留文化意象挑战目的与文化的意识形态。本研究以翻译活动中的行为主体为研究对象,整体考察了赞助人和专业人士在翻译活动中的角色与影响,呼吁关注译介主体,以期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手工印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因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样式。文章试图通过介入与融合的方式,探讨手工印染在当下与其他材料融合的可能性,丰富手工印染创作的表达方式。正如当下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手工印染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对于材料的运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手工印染艺术家越来越重视对于材料的拓展和应用。因此文章以手工印染中多元材料介入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引向对材料融合后形式语言的探讨,具有
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语文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仅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已然是重要的教学体裁,小说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体验,因此,高中语文小说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情境教学法自提出以来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大量学者的实践研究,其在教学上具有创新价值和活力,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运用情境
The internet is a global communication medium that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worldwide as an innovative tool for marketing goods and services.As a result of growing internet access,the use of e-comme
学位
中药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影响中药质量主要包括中药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建立与完善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将对中药质量的提高发挥着决定性作用[1]。中药溯源系统采用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对中药信息的记录、查询以及产品的溯源,实现中药"种植、加工、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追踪和监管,是实现中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会议
现代社会属于科技互联网时代,智能科技的应用无处不在。科技产品在服饰中的应用研究也开始层出不穷,电致发光产品算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但大部分的电致发光服饰的设计研究都是基于智能监测、互动理念或主题性装扮的研究,很少有从服装设计风格出发,关注服装设计美感,打造未来风格电致发光成衣的研究。本文以应用在服饰中的电致发光产品和未来风格服饰设计为两大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并分析如何将现有的电致发光产品与未来风格服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民俗风情",选编的四篇课文《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分属于小说、诗歌和散文。学习这四篇课文,一方面要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以及通过语言表达寄寓情思;另一方面要感受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本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以"家乡的名片"为主题创作散文或诗歌,制作"家乡名片集"。学生通过学习这四篇课文,品析其在选材组材、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
期刊
随着当下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品质继续提高致使精神层面的更深层次追求,是人们当下新的关注点。在这样的时尚大潮中,服装便是一种既能表达内心需要又可以展示个性的重要手段。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娇俏可爱的服装风格越发盛行,众多设计师开始通过充满童趣的设计作品表达其想法。虽然童趣风格不是主流风格,其风趣奇特的表现形式,可以引起购买者的欲望,是服装界内不能轻视的设计趋向。女
儒家文化中,“英雄”观念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延续发展至今。“英雄”背后的文化研究满足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动画作为目前普遍的艺术传播形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通过对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故事内容的叙事实现了儒家文化基因在动画英雄身上的再现,并通过形成动画英雄“IP”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拓新天地。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分为四章。分别从历史继承中的中国动画学派及其理论概述、中国
论文通过分析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媒介,传统的艺术手法,科技的材料,科技媒介的相互碰撞产生了哪些话题性问题。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更高阶社会形势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以中西方绘画的源头为出发点,简述艺术家们的“工具”的变化过程。艺术家将现实中的材料风景作为媒介进行创作,到现在虚拟空间中虚拟的材料变成“工具”。人大脑幻想中的虚拟空间事物转变成画、虚拟的空间中多种材料变成可视化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双重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传统农村发展的新形态,推动此类社区建设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体要求。《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为根本,完善村民自治与多元主体参与有机结合的农村社区共建共享机制,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