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翻译原文是一篇名为“Cognitive Load in SimultaneousInterpreting Existing Theories—New Models”的学术论文,最初由作者——日内瓦高级翻译学院(ETI)的Kilian G.. Seeber教授发表在国际口译研究与实践的权威期刊《口译》上。论文基于已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相关资料,用图表对结构不同语言间的同传过程中认知负荷进行描述。本翻译报告对原文的语言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鉴于翻译原文属于非文学作品,译者以翻译的目的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针对不同的翻译难点,采取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以翻译过程中的实际例子为证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本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引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译者给出了该翻译项目的背景,目标,意义等。第二部分是关于背景的研究,包括对指导该翻译实践的理论的阐述和对原文的介绍。对理论进行阐述时,译者谈及德国功能学派的产生,发展,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尤其详细介绍了费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的三法则,以及中国学者对目的论的研究现状;原文介绍包括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和原文分析三方面。第三部分是关于翻译难点和翻译方法,同时也是该报告的重点。在这一部分中,译者介绍了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难点,译前准备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对诸多难点采取的相应的翻译方法,难点包括对于文中图表的理解,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以及长难句的翻译,翻译方法包括词性转换,语态转换,增补法和拆分法。最后一个部分对整个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包括获得的经验,得到的教训和仍有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