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救济则无权利。违约救济体系的设置就是为了确保合同当事人权利的实现,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以及解除合同等,都是合同当事人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合同解除权是在出现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形下,合同当事人可以及时解除合同,脱离合同束缚的权利。合同解除权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合同严守原则,是对合同效力的消除,但其是在尊重合同秩序价值的基础上追求公平和效率价值。当事人在特定情形下,通过及时解除合同可以减少违约损失,符合法律正义的要求。《合同法》在第九十三条和九十四条对合同解除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是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法律依据。但是在该规定中,“解除权人”、“当事人”等概念存在一定的歧义,致使在关于合同解除权的权利主体的解释上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合同解除权的权利主体仅为守约方,违约方不享有合同解除权。将合同解除权仅赋予守约方是出于对其利益地保护,但在一些特定的案件中,这样的制度设计忽视了对违约方利益的适度保护,可能产生资源的浪费和个案的不公正。本文即从现有制度出发,对于有条件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进行力所能及地阐述和论证,并期望其能早日得到立法或实务的采纳,以便合理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从我国现有违约救济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出发,论证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必要性。现有的违约救济体系在适用中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实际履行的实现成本和执行难度较高,且可能与减损原则发生冲突;守约方独享合同解除权,并强求违约方实际履行,有时有违民法的公平与诚信原则。因此,有条件地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就有一定的必要性。论文的第二章从效率违约理论、合同承诺的内容、诚实信用原则等出发,论证在一定的条件下,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正当性。有条件地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是为了实现制度的普遍正义与个案的具体正义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效率价值的合理追求。论文的第三章从现有的法律制度出发,论证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可行性。这些制度主要包括预期违约制度、实际履行的限制性规定、继续性合同终止权以及任意解除权等。这些制度在设计的出发点和适用的效果上,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这些制度的存在为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借鉴。论文的第四章着重厘定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适用条件。合同法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有效的合同能得到全面地履行,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预期利益。因此,在例外的情形下,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尽管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但仍必须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论文的最后一章,笔者主要探讨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之后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计算问题。损害赔偿责任是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重要工具,在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的同时,也需对另一方的利益进行特别的保护,以便尽可能填补其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害。通过上述论述所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有条件地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同时也是可行的。笔者希望这一制度可以得到立法的采纳,发挥其在减少损失、节约成本、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实现公平、秩序和效率价值的统一。
其他文献
莫扎特,这位欧洲音乐史上的天才,在他短暂的35载人生旅程中,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财富。他的名字通常被世人冠以诸多华丽的词汇来修饰,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奠定了
<正>如果说街区是组成大理古城的"骨骼和动脉",那么,民居院落就是大理古城的"肌肉"。大理自古就是"文献名邦",大理人知书达理,尊师重教,为人讲求"德",重"修身、齐家",而不奢
期刊
"十二五"时期,三亚市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完善三亚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是三亚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为实现三亚旅游业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
【正】 在当前各行各业都以培养专业人才为议题的热烈讨论中,本文拟就培养银行秘书人才说几句肤浅的话。 一、加强秘书工作是实现银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为了开创银行工作的新
电子商务又被称为电子商业,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活动,它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出现新生事物。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无纸化、通讯便捷、低成本、更快速等优势,
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远远落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和旅游纪念品的现代特征两个方面,并从新消费心理和文化元素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总结出旅
<正> 康×,女,24岁。1990年8月3日诊。患者于产后三月,即感周身冷痛,头痛眩晕,腹痛泄泻。曾服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方无效。现周身冷痛似入筋骨,一日腹泻六七次,冷汗淋漓,面色
期刊
当代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谢平廖强在西方货币理论文献中,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特指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而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并无必然联系。货币政策是否
论述用户潜意识概念、内涵及特征表象,并指出用户潜意识在交互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与指导作用。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概述交互设计中的潜意识的提取与利用途径。将用户潜
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公共产品,但其建设及运营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以政府投资建设、运营为主的模式给公共部门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很难适应未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