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苏州成为长三角的经济发达城市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入地之一。从2012年开始,苏州成了除了深圳外全国的第二大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占苏州常住人口的53%。目前,苏州企业生产线员工以“80后”为主,63%的生产线员工主体年龄段为25-34岁,其中“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约为77%。这些“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文化程度以技职校、初中为主,工作在苏州的制造业工厂里,平均“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年度离职率约为33%。较高的离职率,不利于企业的用工的稳定,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很高的运营成本。二十一世经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积极向上、情绪稳定的“主力队伍”-生产线员工,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的群体特征,找出他们群体特征的情绪归因,其次通过对情绪理论、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对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查询,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员工在高的竞争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孤独感的状况下,易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会使员工情绪不稳定,会降低工作效率,生产的产品质量下降;同时消极情绪也容易使员工产生工作倦怠,产生离职倾向,也是造成企业高的离职率一个直接原因。另外,消极情绪如果占有主导地位,也会减弱员工的积极情绪,甚至严重会使员工的积极情绪消失。随着对情绪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情绪控制能力好的员工,在企业中,和同事之间关系比较融洽,主动性比较高,生产效率高,有利于企业的整个组织情绪的健康发展。现在一些企业也开始关注员工的情绪管理,一部分企业在对外招聘员工时,也开始采用口头或问卷形式的考核,来测评候选人的情绪控制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苏州“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的情绪现状,结果发现:压抑、焦虑、失落、烦躁是他们消极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个人因素(个体文化水平不高、经济压力大)、组织因素(不能融入当地生活)、工作特征(工作压力大、缺乏归属感)是导致苏州“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消极情绪的主要来源。消极情绪与高的离职率与低的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文试着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去分析如何降低苏州“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的消极情绪,提升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从而平衡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使他们的情绪处于一个稳定的健康状态。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苏州“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工作和生活状态,找出高离职率、工作满意度低的来源—“消极情绪”,找出改善消极情绪的方法,进而对苏州企业在管理和留住“80后外来生产线员工”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