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大槽是东亚冬季风的主要子系统之一,作为东亚冬季风对流层中层的重要活动中心,东亚大槽的强度变化对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利用NECP/NCAR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数据,定义了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分析了东亚大槽的长期变化特征。之后通过与其它东亚大槽特征指数对比,讨论了不同东亚大槽特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研究了东亚大槽在10月至次年4月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和讨论了东亚大槽对于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和可能机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可以用来表征东亚大槽的强度。当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偏大时,东亚大槽强度偏强,相反当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偏小时,东亚大槽强度偏弱。在1948至2018年期间,东亚大槽强度总体有微弱的增强趋势。(2)不同东亚大槽特征指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从不同特征出发定义的东亚大槽指数对东亚大槽长期变化的描述基本一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的东亚大槽指数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当东亚大槽发生变化时,各种特征的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联系,但并不完全一致。表明东亚大槽的不同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3)从10月份开始,东亚大槽区域的500 hPa位势高度值不断降低,并在次年1月份达到了最小值,东亚大槽强度持续增强,东亚大槽特征指数不断增大;从次年3月份开始,东亚大槽区域的500 hPa位势高度值明显升高,东亚大槽强度开始明显减弱,东亚大槽特征指数减小,直至东亚地区没有明显的低压槽结构出现。(4)冬季东亚大槽与东亚冬季地面气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当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偏大时,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东亚大槽和欧洲浅槽加深;在海平面气压场上,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对流层低层850 hPa风场上,西伯利亚地区存在异常反气旋,60°N以北地区西风增强,冷空气最终沿东亚沿岸南下入侵,造成东亚沿岸地区冬季地面气温偏低,当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偏小时,情况相反。(5)冬季东亚大槽对东亚地区冬季降水存在显著的影响。当东亚大槽振幅强度指数偏大时,20°N以北地区为水汽辐散区,并处于东亚大槽槽后下沉气流控制下,不利于降水的产生,易造成中国东部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地区冬季降水偏少;而20°N以南地区,偏强的北风引导冷空气南下入侵到热带地区,引发了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降水的产生,易造成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亚低纬度地区冬季降水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