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速度滑冰项目非冰期训练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冰期训练的效果,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强省,其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影响我国速度滑冰人才储备状况。为了解黑龙江省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非冰期训练过程,以期为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专家进行访谈,制定问卷,对市级体校、省冰训练中心、省冰雪分校等专业机构进行调查。运用实验法,对48名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在13岁-15岁和16岁-18岁年龄段,力量和速度、耐力等不同的训练手段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分析不同训练手段在不同年龄阶段身体速度发展的敏感期的作用效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进行处理,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非冰期训练中采用的训练手段有近80种,青少年训练常用手段20多种。2、黑龙江省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非冰期训练手段种类主要集中在体能、技术方面,体能训练中以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为主。在力量训练手段上多采用负重半蹲起、负重深蹲、仰卧卧推等训练手段;在耐力训练手段上多采用功率自行车、3000米、5000米跑等训练手段;在速度训练手段上多采用400米、快速交替跑、各类跳等训练手段。3、在13岁-15岁年龄段,速度、耐力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力量组和对照组(p<0.05);在16岁-18岁年龄段,力量组的成绩明显优于速度、耐力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教练员应针对速滑项目的特点和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和方案,结合青少年比赛大周期制定相关的周期训练计划,训练与比赛科学地对接。2、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在13岁-15岁年龄段要注重发展速度耐力素质,建议多采用公路自行车(功率自行车)、耐力跑等训练手段;在16-18岁年龄段要注重发展力量素质,多采用负重半蹲起、立卧跳等训练手段。3、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着重提高速滑专项、技术、体能方面的能力。在非冰期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及时观察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重视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