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水率和循环荷载对混凝土动态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工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动态荷载的作用,其中地震荷载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对结构短时而显著的破坏性,使之成为结构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采用混凝土建造的水工挡水坝、核电坝等结构遭受地震作用,一旦结构产生破坏而失事,将会给人类生命与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地震荷载是一种复杂荷载,荷载等效循环在分析地震动力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  地震荷载等效循环是将不规则的地震荷载转换为等效循环荷载,使结构或结构构件在正反两个方向重复加载和卸载,用以分析结构在往复振动过程中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所以,综合考虑动、静态荷载的影响,对历经循环荷载历史后的自然湿度与饱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是全面了解混凝土性能的重要任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了四种循环荷载历史次数(0、25、50、100次)和四种应变速率下(10-5/s、10-4/s、10-3/s、10-2/s)的自然湿度与饱和混凝土动态单轴抗压试验,分析在不同循环荷载历史次数和应变速率对混凝土力学特性(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研究了经历循环荷载历史后自然湿度混凝土与饱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差异。  2)对经历循环荷载历史阶段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湿度混凝土和饱和混凝土在循环荷载历史段应力应变全曲线差异。构建了经历循环荷载历史后混凝土的动态率型本构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  3)进行了经历循环荷载历史后混凝土的初始损伤分析,研究了循环荷载历史对自然湿度和饱和混凝土损伤差异。进行了基于初始损伤的混凝土单调加载阶段损伤分析,进行了经历循环荷载历史后自然湿度和饱和混凝土的损伤破坏机理分析。
其他文献
大型双曲冷却塔在电力、石油、核能等行业中有重要应用,近年来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冷却塔也被大量兴建。但我国设计规范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成果,而现代冷却塔体量越来越大,
木结构在复杂荷载作用下以及其他各种不利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结构损伤积累,而且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先天缺陷,比如腐朽、虫蛀、木节等,因而需要
滑坡研究是世界上公认的尖端课题,其复杂性和随机性给科研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又吸引着科研人员对其不断的探索。本文就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滑坡破坏后运动过程研究两大问题作为研究目标,以能量守恒的理念作为切入点,采用径向条分法建立分析模型,通过假设虚拟位移,建立滑坡稳定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滑坡运动过程中能量守恒方程,建立滑坡运动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验证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具体研究
砌体墙-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是从传统砌体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是采用以砌体结构为主体,适当设置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优于传统的砌体
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柱中的钢筋往往发生非对称锈蚀,大偏心受压柱受压区钢筋锈蚀后,不仅纵筋的截面积减小,而且由于箍筋的锈蚀率较高,箍筋锈细甚至锈断后对纵筋和混凝土的约束作用都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一些地位重要、安全等级要求高或者比较容易受到恐怖袭击的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设计者有必要系统的把握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理论与方
混凝土双向板作为超静定结构,其刚度与弯矩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关系,一方面刚度与双向弯矩有关,另一方面弯矩分布义取决于刚度分布,混凝土开裂后导致的刚度变化将引起内力的重分布
目前大型可展结构越来越重要,为了获取更清晰的照片、得到更强的反射信号等,在空间望远镜中需要大口径的反射面,大口径的望远镜。本文对对某大型空间望远镜所需的遮光罩进行
框架结构是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目前针对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基于力与基于位移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设计简便,可操作性强,概念也较清楚,但是并没有反映结
在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专家学者针对新型延性节点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但是研究只局限于梁柱节点的形式进行,针对采用新型节点的钢框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