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肝叶切除术围术期由于门静脉阻断后开放的过程中,引起胃肠系统淤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对胃肠黏膜屏障及肝脏功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科行择期肝叶切除术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术前肝功能均正常,心功能I-Ⅱ。根据术中有无门静脉阻断分组,分为未阻断组和阻断组,阻断组根据阻断时间长短行亚分组,阻断时间在15min之内为阻断A组,阻断时间在15min至30分钟为阻断B组,阻断时间超过30min为阻断C组,未阻断组20例患者,阻断A、阻断B、阻断C三组各1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肝叶切除部位以及总住院天数。所有患者按常规行全身麻醉,术中持续监测ECG、SP02、PETC02、有创血压,间断监测CVP,在术中不同的时间点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未阻断组的采血时间为T0(术前)、T1(病变肝叶切除之前)、T2(病变肝叶切除完)、T3(术毕),阻断A、阻断B、阻断C三组的采血时间为T0(术前)、T1(门静脉阻断结束)、T2(门静脉开放2小时)、T3(术毕)。在不同时间监测点从颈内静脉采血3ml置于采血管中静置,带血液分层后,采用4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置于-80℃的冰箱中保存待检测。二胺氧化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内毒素采用终点显色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追踪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1.肝叶切除部位及术中情况的比较:四组患者肝叶切除部位的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DAO含量比较:在TO时,四组患者的DAO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T1时,阻断C组的DAO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T2时,阻断B组、阻断C组的DAO水平明显高于未阻断组(P<0.05),阻断C组的DAO水平明显高于阻断A组、阻断B组(P<0.05)。T3时,三个阻断组的DAO含量均高于未阻断组(P<0.05),且阻断C组高于阻断B组高于阻断A组(P<0.05)。3.内毒素含量的比较:在TO、T1时,四组内毒素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时,阻断C组的内毒素含量高于未阻断组(P<0.05)。T3时,阻断B组、阻断C组的内毒素含量高于未阻断组(P<0.05)。4.ALT的比较:术前所有患者的ALT均正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四组患者的ALT均升高,随后肝酶逐渐下降。在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二天,阻断组的ALT均高于未阻断组,且阻断C组高于阻断B组高于阻断A组(P<0.05)。而在术后第三天,阻断A组与未阻断组的ALT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阻断组与阻断B组、阻断C组之间仍有统计学差异,阻断C组高于阻断B组高于未阻断组(P<0.05)。5.TNF-α浓度的比较:TO、T1时,四组患者TNF-α浓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时,阻断A组与未阻断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B组、阻断C组高于未阻断组,且阻断C组高于阻断B组(P<0.05)。T3时,阻断A组与未阻断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B组和阻断C组均高于未阻断组和阻断A组(P<0.05),阻断B组和阻断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 论]1)阻断门静脉会引起肠黏膜屏障的损伤,阻断时间越长,肠黏膜损伤越重。2)阻断门静脉时间超过15min,肠道淤血再灌注即对肝脏造成显著损伤,当阻断时间超过30min后,肠道的淤血再灌注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更重。3)随着阻断门静脉时间的延长,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加重,引起内毒素血症,激活Kupffer细胞分泌TNF-α,是肠道淤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