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内毒素对慢性HBV感染者Th1/Th2失衡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HBV感染者血浆内毒素、组胺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进而探讨其各自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收集HBV感染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血清,以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以荧光法测定血浆组胺水平,同时测定血清补体活性、类胰蛋白酶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分别分析内毒素、组胺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4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2、IL-12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 2、按照内毒素分组后,内毒素阳性组患者IL-4与IL-10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L-12水平在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内毒素阳性组IL-2和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3、按照组胺分组后,组胺增高组患者IL-12与IFN水平明显低于组胺正常组(P<0.05),而IL-2、IL-4和IL-10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4、类胰蛋白酶与IFN-γ具有明显正相关(P<0.05); 5、ET与AP50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Th1/Th2类细胞因子失衡,主要表现为:Th1类细胞因子减少而Th2类细胞因子增加,内毒素主要影响Th2类细胞因子,而组胺影响Th1类细胞因子。
其他文献
本文从正确认识被动语境下中小城市容积率调控的客观诉求和当前容积率单一值控制的不足入手,在总结学界已有容积率弹性控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并结合粤东北某县滨江
兰州大学文学院王可端在《从神到人——由《史记》到《资治通鉴》看刘邦形象的演变》一文中指出:《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是我国著名的三部史学和文学著作。《史记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通过对2007年四川盆地盛夏3次西南低涡与不同系统相互作用时形成四川盆地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影响系统以及风暴相对螺旋度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疗法治疗麻疹并肺炎患儿排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麻疹并肺炎患儿作为目标人群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
对外版权贸易既是我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世界图书出版接轨的重要体现。引进世界范围的优秀图书,把国外最优秀的文化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国内读者,对丰富我国图
本文针对传统的基础测绘数据分发模式的弊端,研究了基础测绘数据的信息化分发机制,并研究该机制的实现技术,利用GIS、空间数据库、计算机Web等技术建立基础测绘数据分发信息
在分析公路运输发展指标、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公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指标的统计数据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