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的城市交通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面临着资源严重短缺、生活贫富不均、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明显等一系列问题。低碳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低碳城市的内涵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交通,实施低碳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建设新型低碳城市,是需求社会长远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城市交通作为城市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减排责任。减少城市交通能耗,降低交通碳排放,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城市低碳机动化的要求,积极探索更高效、更节能、更清洁的可持续性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以绿色GDP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城市交通系统必须直面的挑战。首先,论文从上述背景出发,分析了城市建设低碳交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指出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次,论文在归纳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能耗的现状,并以无锡为例,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做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城市交通碳足迹。第三,综合国内外研究,结合无锡实际,筛选出十个对城市交通碳排放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并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无锡市城市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通过MATLAB编程对模型进行模拟运算和检验分析,并针对给出了无锡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建议措施。论文建立的基于偏最小二乘算法的无锡市城市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涵了以下几个对城市交通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它们是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购买力、新技术的研发、公共交通分担情况、道路拥堵水平、居民出行需求和货运需求。论文得出的结论有:(1)城市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城市机动车数量、公交车日均载客量、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人口和居民年收入水平。(2)公交车日均载客量与城市交通碳排量负相关。公交车日均载客量越多,意味着越多的居民在出行时偏好选择乘坐公交车,越少的居民选择乘坐出租车或私家车,从而降低城市的人均碳排量。(3)对低碳新技术和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可以减少城市交通的碳排量但是影响效果尚不显著。论文的创新点有:(1)归纳总结出一个对城市交通二氧化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集合。(2)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算法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针对模型的分析结果,给出了有建设性的城市发展低碳交通的可行路径,对无锡市发展低碳交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滑坡是典型的地质灾害之一,也是岩土工程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斜坡的稳定性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评价过程中且多学科相互交融,形成了滑坡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重要性。
城市与乡村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内涵的两个地域单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城乡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种地域关系,城乡关系从分离对立向互
现代政府面临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简单的社会矛盾,还是复杂的相互交织的各种矛盾的综合。一项好的政策制定出来以后,其执行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效果。执行力是将政策
随着中国加入WTO,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国际化发展越来越明显。牛仔裤已经成为一种普及的服装产品,但其品牌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具有吸引
通过对含硫污水装置现状分析及全面核算,选用新型塔盘,更换原有设备,增加新设备,使处理由35t/h提高到50t/h,加工污水总量有净化水质量满足了全厂加工总流程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完成了历史类型国家公园体系规划与评估研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相对有序的评价框架,对未来国家公园体系的扩充与拓展形成较强的指导性。简要
目前,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仍以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杂交种为主要途径。这种方法技术要求较高、费工费时、杂交种生产率低,从而限制了杂交棉的发展。利用简单遗传指示性状进行不去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活动的载体和产物,既表现为城市形象这一物质形式和由此构成的整体形态环境,又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城市通过城市形象这一“文化符号”的积淀和体
从地域性景观的角度出发,以北京延庆世园会中国馆周边景观的设计思考过程为分析对象,思考地域环境特征对人类生存发展、行为习惯、生活需求、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影响。其着眼点
为了更加安全地使用医疗设备,保障医院医疗诊断治疗的安全,本刊“质控与安全”栏目面向全国读作者征稿。该栏目主要是介绍医疗设备计量和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探讨医疗设备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