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5年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提出了更有深远意义和更加全面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达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和文明和谐的目标,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会产生相应的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以及如何制定政策。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问题,现有众多不同的方法,其计算的结果差异较大,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预测的方法较少。由于种植业是农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是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基础,所以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已有的几种估算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的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机械化程度与劳动力需求关系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方法是综合考虑多种影响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因素,建立了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与机械化程度、耕地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生长曲线法和自回归模型预测了某地区的机械化程度和耕地面积来预测该地区的种植业在未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综合考虑了影响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与机械化程度、耕地面积之间的数学模型;(2)通过实地调研获得黑龙江省的每个劳动力在种植水田时可负担的耕地面积,并通过检验得出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3)通过计算得出黑龙江省的劳动力在水田机械化程度是0时可负担的耕地面积是1.45公顷,在机械化程度是100%时,可负担的耕地面积是4.95公顷。(4)通过生长曲线和自回归模型预测到黑龙江省水田的机械化程度和种植面积都以不同的速度在增长,黑龙江省水田在未来10年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呈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