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全面、系统地评析《佛教逻辑》一书,力图对该书的理论贡献和错误观点都给予详细的分析、论述。《佛教逻辑》不仅对佛教逻辑的产生和发展有详细的论述,还通过对三位佛教思想家(陈那、法称、法上)逻辑思想的评述和对东西方逻辑的比较研究,对晚期大乘佛教的认识论和逻辑作了充分估价。该书有不少理论功绩和独创贡献:舍尔巴茨基在探讨逻辑问题始辅以详细的本体论、认识论背景剖析;他把佛教逻辑和印度其他哲学派别的逻辑思想加以比较,探究其中的差异及其本体论、认识论根源;他把佛教逻辑和亚理士多德逻辑加以比较,研究了陈那三支比量和三段论以及双方的逻辑谬误的不同,指出佛教逻辑和亚理士多德逻辑在推理形式上的差异,还详细比较了双方在因果理论、同一律、矛盾律等方面的异同,辨明佛教哲学和亚理士多德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差异及其对逻辑的影响。但是《佛教逻辑》中也有不少理论错误。他不明白陈那因明和法称因明本质上是不同的,把二者混为一谈,甚至把世亲、陈那和法称三人的因明思想等同,抹煞了他们各自对因明的理论贡献。其次,他由于不明白陈那因明不是演绎推理,对陈那因明有一系列错误观点:陈那因明是演绎推理,因三相后两相等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