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服和屈曲是钢结构中最常见的两种破坏形态,对于构件而言,最容易发生整体屈曲和材料屈服,而对于板件,与之对应的是局部屈曲与材料屈服。国外规范采用“截面分类法”用于设计,不同类型截面采用不同设计公式。具体而言对于第Ⅰ,Ⅱ类截面采用塑性设计,第Ⅲ类截面采用弹性设计,第Ⅳ类截面采用“有效宽度法(EWM)”,这会在Ⅱ,Ⅲ类截面之间产生断层,而且,随着高强钢材的普及,截面越趋于薄柔,EWM实施起来更加繁琐。近年提出的“直接强度法(DSM)”与“连续强度法(CSM)”虽然克服了―截面分类法‖的不足,但适用范围有所局限。于是Boissonnade教授提出―Overall Interaction Concept‖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改进的Aryton-Perry公式,适用于从厚实到薄柔全部类型截面。Jonna等人用于方矩形截面局部屈曲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中,而国内外关于该方法在热轧I型截面局部屈曲性能的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热轧I型截面在轴压和纯弯下的局部屈曲性能进行模拟,考虑了初始缺陷与残余应力对截面局部屈曲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与试验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接着对影响截面局部屈曲极限承载力的变参进行分析,并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基于OIC的热轧I型截面轴压和纯弯局部屈曲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将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各国规范计算结果做了对比研究并采用EN 1990Annex D[63]中的方法对建议公式进行信度分析,现得到一些有益成果如下:本文优选OIC方法作为提出针对热轧I型截面局部屈曲轴压与纯弯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不同厚度变化模式下截面的局部屈曲正则化极限承载力不同,且有HWV(29)HFV(29)HWFV,本文采用HWFV模式;研究表明钢材屈服等级对热轧I型截面局部屈曲轴压和纯弯正则化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最大差幅为3%,故在提出OIC公式时不予考虑,而截面高宽比H/B对热轧I型截面局部屈曲轴压与纯弯正则化极限承载力有影响显著,最大差幅达34.7%,故在提出公式时应予以考虑;本文提出热轧I型截面在轴压与纯弯下局部屈曲极限承载力的OIC公式,确定了截面高宽比H/B与OIC下四个主要参数?,?CS,?0,?的定量关系;无论对轴压还是纯弯,GB,EC3,DSM计算结果较有限元计算结果在特定区域或偏大或偏小,即表现的或不安全或保守,而建议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最为接近,且方差最小,表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