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秧蔓回收机设计及切割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薯收获主要包括清理秧蔓和破垄收获。甘薯收获前秧蔓的处理对其收获效率、农民劳动强度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目前,甘薯秧蔓处理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秧蔓粉碎后抛撒在大田里,不能实现甘薯秧蔓收集作为饲料或能源使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甘薯种植的农艺要求和甘薯秧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设计一种具有甘薯秧蔓回收功能的作业机。论文在甘薯秧蔓茎秆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甘薯秧蔓回收装置切割关键部件,研究甘薯秧蔓切割机理,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甘薯秧蔓茎秆切割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分析其切割过程中的受力及能耗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切割力、切割能耗的因素,并通过甘薯秧蔓切割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为甘薯秧蔓回收机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基础。甘薯秧蔓回收机的研制,对甘薯产业的轻简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进行甘薯秧蔓茎秆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剪切力学特性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甘薯秧蔓茎秆的微观组织结构并对其结构组成进行分析;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甘薯秧蔓茎秆进行剪切试验,研究了含水率、取样位置和剪切速度对秧蔓茎秆剪切力和剪切强度的单因素影响和综合影响。甘薯秧蔓茎秆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和剪切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取样位置的升高和剪切速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2)甘薯秧蔓茎秆力学模型弹性参数的测定。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甘薯秧蔓茎秆进行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测得秧蔓茎秆的拉伸、压缩和弯剪弹性模量,其他力学性能参数通过材料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方法获得,从而确定材料模型所需参数。其拉伸弹性模量E3为179.77MPa,压缩弹性模量1E、E2为15.34MPa,异性面剪切弹性模量G13、G2 3为71.79MPa,同性面剪切弹性模量G1 2为6.00MPa,同性面泊松比u12为0.28,异性面泊松比u1 3、u23为0.03,甘薯秧蔓茎秆的轴向拉伸弹性模量与径向压缩弹性模量存在显著差异,甘薯秧蔓茎秆表现为各向异性弹性材料模型。(3)设计甘薯秧蔓回收机关键部件,主要由切割装置、挑秧装置、喂入装置和输送装置组成。重点对切割刀辊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秧蔓切割刀辊主要由横切刀和纵切刀组成。横切刀采用直刃型刀片,纵切刀采用特殊设计的等滑切角型刀片,可以减少切割阻力,降低功耗。同时对甘薯秧蔓茎秆的切割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甘薯秧蔓茎秆在切割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得出了影响甘薯秧蔓茎秆切割粉碎的因素。(4)进行甘薯秧蔓茎秆切割过程的动态仿真研究。结合甘薯秧蔓茎秆结构、力学模型弹性参数,应用ANSYSY/LS-DYNA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实现秧蔓茎秆切割过程的动态仿真,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切割力及切割能耗变化等。最大切割力随茎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刀片刃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刀辊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机具前进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切割能耗随茎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刀片刃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刀辊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机具前进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纵切刀切割甘薯秧蔓茎秆的动态仿真中,通过对不同滑切角的纵切刀的切割过程进行模拟求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切割力随滑切角的增大而减小,切割能耗随滑切角的增大而降低。当滑切角为55°时,最大切割力为4.8N,最大切割能耗为0.6J。(5)研制甘薯秧蔓切割试验台,进行甘薯秧蔓切割试验。通过切割试验台将采集到的切割力、切割能耗试验数据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甘薯秧蔓茎秆切割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和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多因素试验得出了刀辊转速、输送速度和刀片刃角对切割力、切割能耗的影响变化规律。最大切割力随刀辊转速的增大由迅速下降逐渐转变为缓慢下降,随着输送速度和刀片刃角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切割能耗随着刀辊转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输送速度和刀片刃角的增加而增大。(6)田间试验。甘薯秧蔓回收机可一次完成秧蔓喂入、切割粉碎、输送及集箱回收作业。以刀辊转速、机具前进速度、离地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秧蔓回收率、留茬高度、伤薯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响应面法获得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秧蔓回收率随刀辊转速的增大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随机具前进速度和刀片刃角的增大而减小;留茬高度随着刀辊转速的增大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随机具前进速度和刀片刃角的增大而增大;刀辊转速降低、机具前进速度越大、离地间隙越大,则伤薯率越小。通过参数优化后得到甘薯秧蔓回收机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刀辊转速2000r/min、机具前进速度2.5km/h、离地间隙15mm,此时秧蔓回收率为93.16%、留茬高度为33.8mm、伤薯率为0.26%。
其他文献
农家乐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一部分,对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推动作用。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营销方式,使得能够利用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融合农家乐信息,使得游客能够从主流新媒体查阅所需信息,有助于扩大农家乐信息的宣传力度与范围。但农家乐经营者文化程度偏低,致使在新媒体使用中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农家乐旅游新媒体营销策略,需要通过调研去获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为了
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内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食源性致病菌。针筒状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细菌感染时可将其效应蛋白直接注射至宿主细胞中,通过效应蛋白操纵宿主细胞,介导毒力的发挥。在感染人体的过程中,副溶血性弧菌进化出一套完美的免疫逃逸策略,成功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副溶血性弧菌入侵上皮细胞,并在胞内使液泡酸化,与溶酶体融合之前逃逸到细胞质中。并且限制活性氧的产生,促进其在胞内
第一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胶原酶Ⅳ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目的初步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对胶原酶Ⅳ引起的脑基底节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潜在机制。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和诱导培养的方式,鉴定间充质干细胞是否符合国际制定标准;经过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到各组不同的大鼠中,通过H&E组织化学染色以及Neu N、GFAP、iba1、TUNEL以及KI67等免疫组化,来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脑出血大鼠的脑血肿程度、
2000年我国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重大疾病发生率攀升并且就医费用远高于年轻人群,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将面临灾难性支出。老年重大疾病保险与一般的商业重大疾病保险最大的区别是最高投保年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发展我国老年重大疾病保险,使老年人获得充足医疗保障。本文通过定性分析法分别从老年群体、保险公司及政府的
背景: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7年临床肿瘤杂志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膀胱癌发病率已位居美国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第4位。根据2016年的中国癌症登记中心数据统计显示,膀胱癌在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中排第5位,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近十年成显著上升趋势。膀胱癌主要为两种类型,即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页岩热演化史与页岩气的成烃、成藏过程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页岩热演化过程决定了页岩生烃过程、页岩气类型和生气量;另一方面,页岩有机孔隙的形成与页岩热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在前期热史恢复基础上,以锆石(U-Th)/He和沥青反射率Rb等古温标进行标定,模拟了川西南地区代表性钻孔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热演化史,探讨了页岩热演化过程与页岩气成烃、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热演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具有优良的吸附与阴离子交换功能,近年来,关于LDHs去除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较多,但由于LDHs材料存在纳米颗粒易团聚、吸附利用效率低下、机械强度差等问题,但鲜有工程化应用报道。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以LDHs深度除氟为研究切入点,以多孔聚合物为母板、LDHs为活性除氟吸附剂,研制成功新型聚合物基纳米晶LDHs复合除氟材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载体的功能基团和纳米孔对LDHs
为了解北戴河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现况、耐药性和遗传特征,在2021年8月分析来自北戴河地区3家食堂和自采的26份海鲜样本,检出率为38.46%。对从中分离鉴定的10株副溶血弧菌通过PCR筛选4种主要毒力基因(tdh、trh、tlh、tox R),利用BD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并对分离株做二代测序,基于核心SNP位点构建系统发育树,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菌株
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米曲霉尼古丁降解关键酶及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地衣芽孢杆菌Levan蔗糖酶产物特异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一)米曲霉尼古丁降解关键酶及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尼古丁是烟草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作为一种剧毒7N-杂环化合物,也是导致烟瘾的主要原因。烟草工业每年产生大量含高浓度尼古丁的烟草废弃物,因尼古丁极高的水溶性,易进入地下水系统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目前已表现出一定的生态毒理危害。许多生长在烟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权证表征林农所持森林资源的产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成为金融机构甄别潜在借款人、降低信贷风险的抵押品,也因此林权抵押贷款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得以落地,成为激活林权证这一“沉睡”资本的融资工具。现实中,每一笔林权抵押贷款的完成,都是林农抵押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贷款供给共同作用下的均衡结果,即农户具备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并采取行动申请贷款且所申请贷款获金融机构审核通过,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