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中医虚证分布规律及与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MsPGN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100例MsPGN患者中78例虚证患者的MsPGN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资料,MsPGN的中医虚证的背景与分布规律:虚证的背景资料中以虚实来杂存在的情况最多,部分病人表现为单纯虚证,在虚实夹杂中,虚实并重证较虚证央实多,分析虚证的具体证型,其出现的比率依次为气虚证>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阳气亏虚证>阴阳两虚证。2本研究资料MsPGN中医虚证病位:肾的证素积分最高,其次为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脾、肾与心、肝、肺三脏均有显著性差异。3本研究资料MsPGN中医虚证与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关系:虚实夹杂各组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证的虚证各组与肾小球病变的轻重程度无关,而与肾小管间质的病变程度相关。在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积分上,虚证夹实组高于虚实并重证组,阳气亏虚证组高于气虚证、阴虚证、气阴两虚证三组,阴阳两虚证组高于阴虚证组,阳气亏虚证组与阴阳两虚证组无显著性差异。4本研究资料MsPGN中医虚证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关系:就胆固醇而言,虚实并重证组高于单纯虚证、虚证夹实两组,气虚证组高于阳气亏虚证、阴阳两虚证组;就甘油三酯而言,虚实并重证组高于单纯虚证组,气虚证组高于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三组。5本研究资料MsPGN中医虚证各型与血、尿蛋白质的关系: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的血中总蛋白、白蛋白数值较低。气虚证的尿中蛋白丢失较阴虚证、阳气亏虚证、阴阳两虚证多。6本研究资料MsPGN中医证型与外周血IgG、C3的关系:虚实并重证组外周血IgG低于虚证夹实、单纯虚证两组,虚证各组的IgG处于正常值下限的边缘;阳虚证组外周血C3低于气虚证、阴虚证、阳气亏虚证三组。结论:1临床MsPGN中医虚证以虚实夹杂多见,单纯虚证较少见,气虚证为MsPGN的中医常见虚证证型。2脾、肾为虚证MsPGN的主要病位,从脾、肾辨证论治MsPGN,尤其是从肾论治具有重要意义。3本虚反映了MsPGN病情的轻重,阳气亏虚证、阴阳两虚证肾脏病变程度相对较重,二者在中医病理上相联系,在整体病理上处于中医病理后期,符合MsPGN的演变规律。4中医虚证因素对MsPGN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影响小于实证因素,诸虚证中以气虚证与胆固醇升高关系密切。5在各型虚证中,以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与MsPGN中医虚证低蛋白血症、蛋白尿关系密切。6 MsPGN中医虚证阶段的IgG在肾脏病理组织的沉积速度可能较慢。在MsPGN的中医阳虚证阶段,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以及免疫调节是活跃的、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