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养殖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生猪、奶牛等主要畜禽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区域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农业污染减排压力增大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畜禽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不合理的畜禽养殖布局和污染治理模式已严重阻碍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业污染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省主要污染控制目标之一。 本文的研究是以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国内外的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技术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畜禽养殖情况,对畜禽养殖的污染物处理技术进行优化,探寻适合安徽省各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的处理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截至2012年底安徽省中大型养殖场养殖规模占总规模的70%以上,我省规模化养殖以中型为主,目前畜禽废弃物的污染则主要来源于生猪饲养和蛋禽养殖,其中生猪饲养所占比重较大。 (2)安徽省内养殖户选用畜禽养殖处理工艺主要有“粪便固液分离+堆肥/发酵+有机肥”、“还田模式”和“能源生态型模式”。 (3)小型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污染物的处理可以采用“厌氧发酵+沼气处理工艺”,也可以采用“自然堆肥+还田处理工艺”。 (4)中型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可以选用“固液分离+堆肥+氧化塘”的处理模式以及“厌氧发酵+沼气”的工艺模式。 (5)大型规模化的养殖场的畜禽养殖污染物的处理可以采用“固液分离+好氧堆肥+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工艺以及“固液混合后厌氧发酵+沼气工艺”。 (6)特大型规模化的养殖场的畜禽养殖由于污染物产生量比较大,所以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尤为重要,此类养殖场的污染物可以结合“能源环保型技术工艺”和“能源生态型技术工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