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喂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免疫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饲喂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免疫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与激素、内分泌、能量代谢和免疫系统的相关性,初步探讨SIF对荷斯坦犊牛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在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40头,随机分成4组,即试验组TGⅠ(100 mg/d)、TGⅡ(300 mg/d)、TGⅢ(600 mg/d)和CON组(对照组)。每组10头,其中母犊7头,公犊3头。
  本试验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组日增重在试验全期(0~60d)及各期(0~20d、20~40d、40~60d)均高于CON组,TGⅢ组日增重最高。TGⅢ组日增重在试验40~60d时显著高于CON组和TGⅠ、TGⅡ组(P<0.05),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且显著高于TGⅠ、TGⅡ组(P<0.05)。2、试验组体重在试验全期及各期(除0d)均高于CON组,TGⅢ组体重最高。TGⅢ组体重在试验60d时显著高于CON组(P<0.05)。3、各组间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腹围、管围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差异不显著(P>0.05)。4、TGⅡ、TGⅢ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在试验全期均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试验组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不高于CON组,TGⅢ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最低。
  第二部分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组IgA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和60d时,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试验组IgG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0试验30d时,TGⅢ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时,TGⅡ、TGⅢ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TGⅡ、TGⅢ组IgM在试验30d时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TGⅡ、TGⅢ组IFN-γ在试验0d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显著高于CON组(P<0.05)。TGⅢ组IL-1β在试验60d时显著高于CON组(P<0.05)。TGⅡ、TGⅢ组IL-4在试验60d时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试验组TNF-α在试验全期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TGⅢ组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时,TGⅡ、TGⅢ组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TGⅠ组显著低于CON组(P<0.05)。2、试验组CAT在试验全期显著低于CON组(P<0.05),在试验30d时,试验组显著低于CON组(P<0.05),在试验60d时,TGⅢ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组GSH-PX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试验组T-AOC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时,TG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组SOD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试验组MDA在试验全期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试验组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
  第三部分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TGⅡ、TGⅢ组GH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TGⅡ、TGⅢ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时,TGⅢ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TGⅢ组IGF-Ⅰ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TGⅡ、TGⅢ组IGF-Ⅰ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60d时,TGⅢ组极显著高于CON(P<0.01)。各组间T3在试验全期及各期试验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T4在试验全期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试验30d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TGⅡ、TGⅢ组GHRIH在试验全期显著低于CON组(P<0.05),在试验30d时,TGⅡ、TGⅢ组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
  第四部分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对荷斯坦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TP在试验全期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试验组TP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试验组ALB在试验全期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试验30d时,试验组ALB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TGⅢ组GLB在试验全期显著高于CON组(P<0.05),在试验30d时,TGⅡ、TGⅢ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试验组FFA在试验全期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在试验30d时,试验组FFA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
  结论:饲喂大豆异黄酮有提高荷斯坦犊牛增重、降低犊牛腹泻率、进而促进生长的作用;大豆异黄酮通过促进血清IgA、IgG、IgM、IFN-γ、IL-1β、IL-4合成和分泌,降低血清TNF-α的表达量,提高免疫性能;通过提高血清GSH-PX、T-AOC、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抗氧化性能;通过提高血清GH、IGF-Ⅰ、T4水平,降低GHRIH水平,调节生长相关激素水平;通过提高血清TP、ALB、GLB水平,降低FFA浓度,改善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内环境;综上所述,饲喂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荷斯坦犊牛免疫、抗氧化性能,调节生长相关激素水平,改善机体内环境,促进荷斯坦犊牛生长;最佳饲喂剂量为600mg/d,饲喂时间在40d以上。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BMP15和GDF9为研究材料,绵羊卵丘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BMP15和GDF9对卵丘细胞扩展相关基因、激素受体表达量以及激素分泌的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BMP15和GDF9协同效应对绵羊卵丘细胞凋亡影响,为BMP15和GDF9在体外培养绵羊卵母细胞提供参考。
  一、BMP15和GDF9对绵羊卵丘细胞激素受体及扩展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别对添加0、25、50、100、200ng/mLBMP15以及50、100、200、400ng/mLGDF9培养卵丘细胞中E
棉酚是一种存在于棉属植物中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其存在阻碍了棉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的应用。反刍动物瘤胃中庞大的微生物体系对其耐受或降解棉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瘤胃微生物降解或代谢棉酚的过程中,棉酚对瘤胃微生物种群和代谢具有怎样的影响仍不清楚。本文旨在运用组学的方法检测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的影响及分析棉酚降解菌降解棉酚的机制,为今后深入研究瘤胃微生物耐受(生物降解)棉酚的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为此开展的试验研究如下:
  试验一: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试验选取8只安装有
为了研究在商业牧场下,通过饲喂藻粉对于奶牛产奶性能及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试验一选取3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分3组饲喂:空白组,不饲喂藻粉;T1组,饲喂170g藻粉/牛/日;T2组,饲喂255g藻粉/牛/日。三组牛经历15天预饲期过渡,60天正饲期饲喂,及10天跟踪,过程中采牛奶样、奶牛血样,分析乳成分: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和体细胞;分析乳脂中36种脂肪酸成分;分析奶牛血生理生化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如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低产蛋量新疆伊犁鹅性腺轴组织的转录组差异、血清激素、生化指标及卵巢发育差异,寻找调控新疆伊犁鹅产蛋量的关键基因,并为新疆伊犁鹅产蛋性状的辅助选育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饲养条件一致,并处于产蛋期的3岁龄高、低产蛋量新疆伊犁鹅各20只,测定其相关血清参数,再分别从高产组(HEP)和低产组(LEP)中挑选10只伊犁鹅进行屠宰,对其卵巢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低产新疆伊犁鹅(各4只)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组织的cDNA文库进行测序,并对所获得转录数据比较和分析,筛选
细毛羊皮肤毛囊的发育直接影响羊毛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细毛羊毛囊发育的调控机制,对于提高羊毛的产量和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细毛羊育种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表观遗传修饰在毛囊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调控基因表达。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应的研究也是目前热点之一。因此,可从表观遗传学层面,研究调控苏博美利奴羊毛囊发育的表观遗传标记及其转录因子。
  本研究首先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ITGB2、IGFBP4、IGFBP2基因在苏博美利奴羊不同细度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
本文旨在探究日粮中补喂不同剂量的β-羟基-β-甲基丁酸(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 HMB)对伊犁马血浆氨基酸浓度和运动性能的影响,为HMB在伊犁马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的研究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岁、平均体重为(384.11±25.44)kg且经过良好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运动训练方式和强度一致。对照组不补喂HMB,试验Ⅰ组补喂7.5gHMB,试验Ⅱ组补喂15gHMB,试验Ⅲ组补喂22.5gHMB,
针对目前奶牛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问题,研究了采食AFB1污染日粮对奶牛体外及体内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以及来源于奶牛日粮AFB1的牛奶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的转化、清除规律及对血液指标、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浓度和不同吸附剂的作用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吸附剂吸附效果评估及其对奶牛日粮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体外发酵产气法研究了AFB1对奶牛瘤胃发酵的不利影响,并评价了5种吸附剂的吸附效
本试验研究饲粮中饲喂不同添加剂对京红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参数、抗氧化指标、脂代谢及肝脏脂代谢相关mRNA的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取960只54周龄的京红蛋鸡,设计分组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别分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mg/kgL-肉碱、4g/kg发酵中草药和300mg/kg脂肪酶。试验期56d。试验结果表明:
  (1)在产蛋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产蛋率增加4.76%(P<0.05)和4.75%(P<0.05),试验Ⅱ和Ⅲ组
世界上大多数绵羊是季节性发情动物,多数以产单羔为主,随着肥羔生产成为羊产业的主导生产方式,产羔数性状的分子标记成为研究的热点。BMP-IB基因的一个位点被确定为用于澳大利亚的布鲁拉美利奴羊和中国的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分子标记,但是在其他品种的产羔数检测中未能取得理想结果。新疆是我国绵羊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个绵羊品种或遗传资源群体表现出高繁殖力,一胎平均产羔2-4只,可作为研究绵羊高繁殖力遗传机制的理想样本。本研究以新疆本地多羔绵羊群体和田羊和单羔品种巴什拜羊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SLAF-seq技术从全基因
“让孩子做家务,到底该不该给钱?”   8月初,乔女士和5岁的儿子贝贝走进了全国首个亲子节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成长不烦恼”,为各自的委屈进行了辩论。  乔女士为了培养儿子的自理能力,在贝贝4岁时,开始让他有偿做家务,两人还制定了一个价格表:洗袜子,5角;洗碗、扫地,1元;墩地,2元……可执行了半年左右,乔女士却单方面停止了协议,原因是贝贝完全变成了“商人”,无论妈妈让他做什么,他都会以钱为前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