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无形资源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融合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集文化、信息、人力和物质资源于一体,具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政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广东省高校无形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如何利用高校无形资源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服务是我们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广东省高校无形资源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融合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旨在创建节约型社会和资源共建共享的先进理念指导下,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  研究结论:  (1)广东省高校无形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具有多元的系统性与明确的规范性、鲜明的时代性、历史的继承性与发展的创新性、内在的凝聚性等优势特征;信息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存储丰富、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加工能力强等优势特征。  (2)广东省高校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的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包括: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和环境文化资源。全面、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广东省高校文化资源,并把亚运特有的文化元素引入到高校文化中,通过广东省高校广泛传播,为亚运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3)广东省高校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网络电子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零次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建设,为高校提供一个良好信息环境的同时,传播亚运文化与亚运精神。  (4)在广东省高校文化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途径方面,通过改造高校文化结构、展示高校文化特色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广东省高校与广州亚运会之间的文化资源融合与共享。  (5)在广东省高校信息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方面,通过拓广高校信息渠道,建立以高校为基础的信息网络,使信息、科技等参与到亚运会的网络信息建设中去,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科技亚运的理念与成果,吸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亚运会科技实践,推动广东省高校信息资源建设。  (6)在广东省高校精神文化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方面,主要是传播体育精神、弘扬体育理念,为亚运盛会的举办提供一个积极良好的氛围;在广东省高校制度文化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方面,主要是加速竞赛组织机构的建设、改革竞赛的规章制度以及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在广东省高校行为文化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方面,主要是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展示高校文体活动中的亚运文化、学习和传播亚运文化特色;在广东省高校环境文化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方面,主要是展示校园文明环境、构建校园建筑特色,以显示亚运人文特色。  (7)通过开发与利用广东省高校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广泛开展亚运文化教育,制作“亚运专题网站”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体育知识接触点,同时利用广东省高校的网络资源服务亚运会,实现广东省高校网络电子信息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再者,科技报告资料、学术论文信息资料、期刊图书,作为传播亚运文化与知识的载体,通过这些信息转载通道,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亚运意识,进而促进广东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在广东省高校零次信息资源与广州亚运会融合方面,主要是对校园广播、宣传栏、知识竞赛、讲座、文体活动等媒介传播亚运文化,高校大学生通过视觉感受信息和听觉感受信息可以直接感受到亚运精神和亚运风采,从而更多的了解亚运,更加积极的参与亚运。
其他文献
户外拓展训练自1995年由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引入中国大陆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演化成了一种适合中国特色的、以户外生存为核心的优秀训练方式,并由最初的外企到现在的
本研究将14名广东省女子击剑运动员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施以体能训练为主训练手段,另一组以专项训练为主,其间使用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血色素、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睾酮、皮质醇
健美操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以其复杂的技艺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其项目风格和技术特点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躯干要有控制、下肢富有弹性和上肢动作清晰有力上
针对目前乒乓球规则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影响,针对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现状以及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在竞技能力上的差距,展开对中国乒乓球女子打法“技术男性化”的研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