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绘画中,提及光影这一绘画语言,对其极为迷恋的艺术大师有很多,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欧洲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期这一期间的绘画。在西方绘画中,光影被大部分画家运用于画面中,是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西方绘画大师们对光影的表现和运用,使得西方绘画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显得更加灿烂夺目。一件作品能否吸引观者,不仅与画面的构图、主体内容、颜色等元素有关,光线的处理上也十分重要。我们在现当代绘画中借鉴并吸收了很多西方光影绘画语言,但是光影语言并非只存在于西方绘画语言当中,它在中国古代传统画论中早已有所论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光与影渐渐成为现当代工笔画家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绘画语言和元素,尤其在近代绘画发展中,刘海粟、徐悲鸿等人将西方的“明暗画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新的绘画作品,给以后的中国绘画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光与影在传达主题、构建画面及表达情感等方面,在中国画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以探讨西方光影语言对当代“新工笔”空间构成的影响为主线,结合中西绘画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对光影表现方式的差异性,试图阐释绘画的一切问题是光以及它在“新工笔”画家作品中的表现。本篇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了该论题的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方法、研究思路以及该论题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中西方绘画理论中有关光影语言的描述进行简单的梳理。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西方光影语言在“新工笔”空间构造中的作用,结合金沙、杭春晖、郑庆余、秦艾等当代工笔画家的作品,分别从光影对画面形式、结构组织、空间层次组织以及在画面氛围营造中的作用进一步展开阐述。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新工笔”画家画面光影运用原因的分析。其中第一节主要分析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带来的外因。第二节着重阐述画家革新画面的内在需求。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个人在创作中对光影的认识及实践。通过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力求将光影这一绘画方式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进而从光影对我的创作主题、构图、细节以及情感四个方面的影响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