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Md法和Nv法预算了5种镍基合金TCP相的析出倾向,通过对合金进行长期时效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含Re合金中TCP相的演化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及单晶镍基合金蠕变曲线的测定,研究了元素Re含量对合金晶格常数及错配度的影响及单晶合金的蠕变行为。结果表明:元素W、Re可强烈促进TCP相析出,高Re、W合金在1100℃长期时效期间,TCP相沿{111}晶面<110>方向以共格方式呈片状析出,在不同晶面多组针状TCP相可相互垂直、或互成60°角排列,并确定出析出的TCP相为μ相。在μ相析出的初始阶段,由于μ/γ′两相共格界面应变能的作用,使μ相沿γ′相的{111}晶面呈薄片状析出,且随μ相的厚度增加,晶格应变能增大。随时效时间延长,片状μ相厚度增加至一定尺寸,使两相界面失去共格,并导致晶格应变能降低;之后,按界面能最小原理,可使μ相逐渐熔断直至发生球化。随片状μ相的增厚,在出现沟槽的局部区域导致元素W、Re的化学位提高,而μ相不同区域的化学位之差可促使元素扩散,导致μ相分解;晶格应变能和界面能的变化是μ相沟槽不断加深及发生球化的驱动力。随元素Re含量的增加,合金中γ′、γ两相的晶格常数增加,但晶格错配度的绝对值减小;随温度提高,合金的晶格常数增大,晶格错配度的绝对值增加。在高浓度W、Re单晶合金的蠕变期间析出较多TCP相,可消耗难熔元素,故降低γ′、γ两相的固溶强化程度,并使筏状γ′相中断,致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应变速率和较短的蠕变寿命,测定出该合金在稳态蠕变期间的蠕变激活能为:Q=413.3kJ/mol。与高浓度W、Re单晶合金比较,低浓度W、Re单晶合金具有较低的应变速率和较长的蠕变寿命,其中具有较高强度的筏状γ′相与应力轴方向垂直,可有效阻碍位错运动,是合金具有较高蠕变抗力和较长蠕变寿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