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肺动脉栓塞(PE)溶栓治疗前后以及抗凝治疗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3例PE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以及抗凝0治疗中远期随访中的CT表现.CT检查使用Imatron公司C-150XP型EBCT机,采用连续容积扫描(CVS)方式,层厚1.5~3mm,单层扫描时间为100毫秒.该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至少进行了一次EBCT复查.首先分析PE患者治疗前的CT表现,统计各级肺动脉受累的支数,依血栓栓子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管壁的关系将其分为四型:中央型、附壁型、混合型和闭塞型.然后对比分析PE患者治疗前后的CT表现,依其治疗后1~3天、4天~1周、1~3个月和3月以上的四个不同复查时间分别统计各级肺动脉受累的支数,分析各类型血栓栓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测量PE患者的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干在治疗前后的内径,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论:1)、EBCT对PE的诊断具有优良价值.根据肺动脉血栓栓子的CT表现及其与管壁的关系可大致判断PE发生的时间,有助于评估其治疗效果和预后.2)、EBCT可直观、准确地评价PE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以及抗凝治疗的中、远期疗效.3)、以中央型血栓栓子为主的PE患者,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显著;以附壁型血栓栓子为主的PE患者,虽然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不明显,但抗凝治疗的中、远期疗效确切.对PE尤其是以附壁型血栓栓子为主的PE患者而言,在溶栓治疗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非常重要.4)、EBCT随诊PE患者的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干内径变化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定价值.EBCT可定量评价PE患者的心功能,并可显示PE的并发症及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